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练习检测

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7天

2020-03-18    15    2052   

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白磷燃烧 D.冰变成水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木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B.糖厂用活性炭除去糖液中的色素
C.防毒面具中充填活性炭以吸附毒气
D.实验室用灼热的铜网吸收氧气以制取氮气

飞机失事率小,生还率高。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终结”于印度洋,无人幸存。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外部的石墨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氮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纯净物

C60的金属渗入物具有超导性质,下列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C60燃烧时可生产CO2
D.其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B.干冰就是固态的水,可用于做致冷剂
C.CO2不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
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结合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和C60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的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吸附是化学变化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人造金刚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D.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试管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征。

物质用途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导电性
            

(2)某矿石中含碳、硅、氧、铁、钙等多种元素,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这些物质互称为碳元素的        
(4)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原因是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5)高温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四种物质中,可用作燃料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碳与碳水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用墨绘制的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增加剧“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氨(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4)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色
猜想      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