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 / 练习检测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八套

2020-03-18    24    84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839年,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邓世昌 D.林则徐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 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你知道这两件国宝是什么时期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时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即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摘自1943年《开罗宣言》其中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是在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的(    )。

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二战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没有割地内容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通过了解人物,也是学习历史的途径。下列人物与参与的事件对应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图二人物曾经领导了公车上书运动。
B.图三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
C.图四人物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D.以上四人为挽救民族危机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民国时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侧重于制造和思想之争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九十五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某校将进行一次周恩来生平主题的展览,下列不能选为题材的是(     )。

A.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B.领导武昌起义
C.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D.出席万隆会议

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军徽,那么中国共产党创建
军队始于哪次历史事件?(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遵义会议 D.中国七大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有人用“团结”、“胜利”、“光明前途”这几个词来形容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9月3日”而命名的,下列有关这日子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这是纪念卢沟桥事变
B.为了纪念西安事变
C.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纪念南京大屠杀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南京!》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挺进大别山》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青年团团歌》
材料2、“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今天我们到各国使馆要求各国主持公道,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材料3、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优秀青年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依材料2,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其中那句话最能体现这场运动的性质
(3)这场运动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4)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优秀青年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发扬五四精神。请问什么是五四精神?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的人物是谁?此战役有何意义?(3分)
(2)图2中“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分)
(3)请说出图1、图2反映的史实与图3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4分)
(4)通过学习以上图片内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