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政治 / 高三 / 练习检测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政治第五套

2020-03-18    24    239   

2014年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全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上涨可能会(  )

A.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 B.恩格尔系数下降
C.使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多 D.生活水平提高

先进制造业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理念再完美,设计再先进,没有高技能人才去实现,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这说明(  )

A.企业需要技术创新
B.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D.企业发展只能依靠技工群体的成长

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  )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B.增加个别劳动时间,增加商品劳动含量
C.降低商品价格,扩大商品市场需求量
D.扩大生产规模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019亿吨。同时,粮食进口量也突破8千万吨,粮食进口量已超过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的10%,且呈趋升态势。这一态势警示我们(  )
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始终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
③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④要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而依法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未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商品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这一制度(  )

A.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化市场准入规则
B.以行政手段的方式打击假冒伪劣
C.以行业规范的形式健全市场竞争秩序
D.以经济手段的方式提升产品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禁止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媒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主要表明(  )

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C.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一举措的积极影响是(  )
①协调与平衡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②调动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③保证了社区与政府机关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工作
④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中学高三学生小王年满17周岁,他目前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
①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在报纸上发表对农村教育的看法
③向社区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
④为鲁甸地震灾区捐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出了国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因此,每个公民在出发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例如事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甚至是宗教信仰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国家的形象。在国外,维护国家形象是(  )
①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②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要求
③公民维护国家荣誉的具体表现
④公民树立权利意识的重要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于安纳伯格庄园,引起网上热议。法新社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在与美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人更加自信,“中国梦”将与“美国梦”以特殊的形式抗衡。法新社的观点看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思想(  )
①中国将与欧洲结盟共同抗衡美国建单极世界的野心
②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
③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决不放弃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
③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 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开学第一课》旨在启迪全国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坚定信念努力实现中国梦,以此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曾载文指出,美国利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来兜售本国的文化产品,贩卖其生活形态。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文化攻势和意识渗透,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的深远意义。这个表明(  )

A.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B.世界各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竞争
D.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版“二十四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新版“二十四孝”的发布意味着(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年上半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16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1.2亿人次受灾,533人死亡,97人失踪。面对旱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①主观认识符合客观情况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
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
②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该专家之所以成功割回羊草是因为(  )
①正确处理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必然联系
②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正确把握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本质联系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7月5日的记忆里,不仅仅是那辆冒着浓烟的公共汽车,还有不顾一切砸窗救人的平民英雄。他们用行动弘扬了见义勇为精神,受到杭州市政府的表彰。由此可见(  )

A.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B.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和决定因素
C.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D.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有人认为微公益最大的魅力是自由,鼠标一点即可传播消息、提出建议。也有人认为微公益最大的漏洞也是自由,有人打着公益旗号非法牟利中饱私囊。上述评价说明(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不同,评价也不同
D.任何事物都存在优缺点的矛盾

由于汽车原材料涨价、汽车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环境逐渐严酷,A汽车企业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从“低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领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转变。作为这次转型的重点,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低附加值的“老三样”产品全部停产,取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值的“新三样”。正是这种战略转型,2008年A汽车企业实现销售量22.18万辆,同比增长11.6%,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4.9%,2009年1~3月,销售量达到6.61万辆,相比2008年第4季度增长17.1%。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该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认识。

2014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我省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省委领导班子通过街区走访、召开民主座谈会、网络民意调查等途径,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议,提交省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为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把城镇化异化成了强征强拆的“圈地运动”,以不公平的补偿条件强制拆迁村民的房屋和宅基地。针对上述问题,某市人大代表张某深入社区、居民家庭和建筑工地,就强征强拆问题,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并就市民高度关注、意见较大的问题形成议案,提交市人大。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材料中张某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材料一: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有人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对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
材料一: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涉及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传承着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政治、文化交流。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一河一路”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材料二:申遗成功之日,有时也是地方生财之时。国内某古城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大力进行旅游开发,商铺、酒店、旅游设施遍布核心区,大量游客涌入,旅游收入逐年暴增,但浓烈的商业气息与古城原有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古城的地貌、生态、美感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保护历史古迹法》;俄罗斯设立俄罗斯遗产委员会,统一负责文化遗产保护,遗产的维护与修缮列入国家财政预算;高度社会化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特征,在意大利,人们将文化遗产保护当成整个国家的事业,积极参与……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一河一路”中遗成功的文化价值。
(2)运用矛盾观,评价该古城的旅游开发。
(3)国外的做法对于我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