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 / 期中考试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21-10-08    40    1719   

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蘑菇、猫
B.蝴蝶、小鸟、钟乳石
C.鸟、细菌、珊瑚虫
D.水、猫、小草

母狗一胎所生幼崽中毛色有些与母狗相同,有些与母狗不同,所表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需要摄入营养物质 B.呼吸和排泄
C.适应一定的环境 D.遗传与变异

下列问题的研究不需要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是

A.环境污染 B.转基因食品
C.艾滋病的防治 D.电子信箱

下列生物给人类的启迪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雷达 B.乌龟——宇航服
C.海豚——潜水艇 D.蜻蜓——直升机

下列选项中与图相关的是

A.细胞核移植 B.太空育种
C.生态农业 D.杂交水稻

下列对科学观察叙述错误的是

A.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
B.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观察
C.边观察边思考
D.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不需要借助工具

下列图示中,酒精灯使用不正确的是

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下列哪种仪器?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平面镜

小丽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太暗,需调节。下列与调节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下列选项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水族箱 B.生态瓶
C.草丛中的小动物 D.一片树林

小明把“d”写在一张透明的纸上,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

A.p B.d C.b D.漆黑一片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使视野1变成视野2,应

A.换用低倍物镜 B.换用高倍物镜
C.转动反光镜 D.镜筒下降

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有位同学说“金鱼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可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D.制定计划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设计对照实验组时可以有多个变量
B.根据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C.假设与实验结论必须一致
D.验证假设正确与否的基本途径是分析思考和想象

“当你小心的翻开庭院中的花盆或砖块时,常常会看到一种叫鼠妇的灰褐色小动物迅速爬走了,”从这段话可知鼠妇生长的环境是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光亮干旱的地方
C.高温干燥的地方 D.寒冷的地方

下列校园植物中都是乔木的是

A.香樟、大叶黄杨、雪松 B.香樟、雪松、水杉
C.紫荆、水杉、雪松 D.月季、杨树、香樟

如图,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为了探究某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明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三株幼苗,观察、记录,10天后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生长结果
1号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叶片颜色翠绿,生长良好
2号
光照充足,不浇水
叶片萎缩,生长不良
3号
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根部缺氧,生长不良

从中可看出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和对照组分别是
A.水分、2号       B.水分、1号
C.阳光、3号       D.阳光、1号

下列描述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等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B.地衣能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C.森林能够净化空气
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竹节虫具有与竹枝相似的体形
B.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茎
C.猎豹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
D.大树底下好乘凉

调查池塘生态系统,除了记录本和笔之外,下列哪一选项所带工具是最合适的?

A.铲子 望远镜 照相机
B.网兜 放大镜 玻璃瓶
C.铲子 显微镜玻璃瓶
D.网兜 显微镜 照相机

下图中,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是

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常有人陷入沼泽中。这里所指的“草地”属于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C.非生物成分和生产者
D.生物成分和消费者

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A.蜣螂 B.蝌蚪 C.桃树 D.蘑菇

下列对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下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装置正确的是

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A.根 B.茎 C.花 D.叶

如图为叶的结构示意图,叶绿体位于哪一标号所示结构中

把无土栽培培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水分蒸发后载玻片上留下了结晶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A.水痕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玻璃碎屑

森林、海洋、湿地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地球之肾”、“地球之肺”分别是

A.湿地、海洋 B.海洋、森林
C.湿地、森林 D.海洋、湿地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哪几种物质的无机盐

A.氮、磷、钾 B.氮、铁、硼
C.磷、铁、硼 D.钾、铁、硼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A.氧气 B.食物 C.能量 D.以上都是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根尖按照从下到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2)_______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完成下列概念图

在右图中用箭头表示水的进出方向。

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叫作___________,图中所示编号为__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的人或动物叫作___________,图中所示编号为____;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___________,图中所示编号为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__________,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没有___________,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据图回答:(在[ ]内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

(1)取镜时,应一只手托         ,一只手握         
(2)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和[  ]        
(3)如果目镜标有10×,物镜标有10×,则物像放大了       倍。
(4)放置玻片标本的结构是[  ]           
(5)欲使视野中的细胞像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向       移动。

(6)要把模糊的物像调得清晰些,应调节[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