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考 / 高考试卷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上海卷)

2021-10-11    28    1250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 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 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 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 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霎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 B. C. D.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 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 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

A. 以事件为中心 B. 以人物为中心
C. 以年代为中心 D. 以制度为中心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 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 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7分)
材料三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推论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
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俾斯麦为人过于骄横,不受威廉二世赏识
③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分裂为两个国家
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胜利
⑤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民主德国高,政局更稳定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 两河流域 B. 中国
C. 地中海东岸 D. 埃及

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
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下列地图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

A                                       B

C                                      D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幺,乌托邦为什幺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

A. 进行阶级斗争 B. 追求社会公平
C. 反对专制统治 D. 展开国际合作

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A. 彼得一世 B. 康熙大帝
C. 路易十四 D. 明治天皇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 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 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 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 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

三藩之乱

B.

准格尔叛乱

C.

邓氏割据

D.

大兴文字狱

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1846~1875年间就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是因为

A. 南方种植园主的需要 B. 法西斯的种族灭绝
C. 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D. 美国政府鼓励移民

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扶清灭洋" D. "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
①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②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③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④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 《新青年》 B. 《少年中国》 C. 《青年杂志》 D. 《每周评论》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 一二八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 欧盟 B. 石油输出国组织
C. 东盟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 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 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 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 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 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 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 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 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