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ABC放大后,∠A是原来的5倍;
②△ABC放大后,各边长都是原来的5倍;
③△ABC放大后,周长是原来的5倍;
④△ABC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5倍.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
B.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
C.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同一个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
D.对应边互相平行的两个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
有下列关于位似图形的表述: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对应边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
A.点P | B.点O |
C.点M | D.点N |
如图,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1,1),B(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后得到线段CD.若CD=2,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2,2) B.(2,4)
C.(3,2) D.(4,2)
如图,点D、E、F分别是△ABC(AB>AC)各边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D平分∠BAC
B.△AEF∽△ABC
C.EF与AD互相平分
D.△DFE是△ABC的位似图形
△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A′B′C′的面积是( )
A.3 | B.6 | C.9 | D.12 |
如图,已知A(4,2),B(2,-2),以点O为位似中心,按位似比1︰2把△ABO缩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的对应点A′,则k的值为( )
A.2 | B.8 |
C.-4 | D.8或-4 |
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3,3) | B.(4,3) | C.(3,1) | D.(4,1) |
下列图中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A′B′C′的面积是( )
A.3 | B.6 | C.9 | D.12 |
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3,3) | B.(4,3) |
C.(3,1) | D.(4,1) |
下列关于位似图形的表述: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如图中的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
A.点M | B.点N | C.点O | D.点P |
如图,△DEF是由△ABC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是位似中心,D,E,F分别是OA,OB,OC的中点,则△DEF与△ABC的面积比是( )
A.1︰2 | B.1︰4 | C.1︰5 | D.1︰6 |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边OA在x轴上,OC在y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关于点O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面积的,那么点B′的坐标是( )
A.(3,2) | B.(-2,-3) |
C.(2,3)或(-2,-3) | D.(3,2)或(-3,-2) |
如图,△ABO缩小后变为△A′B′O,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A、B、A′、B′均在图中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点P(m,n),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n) B.(m,n)
C.(m,) D.(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0),(8,2),(6,4).已知△A1B1C1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3),(2,5).若△ABC和△A1B1C1位似,则△A1B1C1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________.
如图,△ABC与△A1B1C1为位似图形,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周长为3,那么△A1B1C1的周长是________.
如图,A是反比例函数(x>0)图象上一点,点B、D在y轴正半轴上,△ABD是△COD关于点D的位似图形,且△ABD与△COD的相似比是1︰3,△ABD的面积为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位似,对应边CD=2,C′D′=3.若位似中心O到A的距离为6,则O到A′的距离为________.
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OEFG中,点D和点F的坐标分别为(-3,2)和(1,-1),则这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
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把五边形ABCDE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得到五边形A1B1C1D1E1,则OD︰OD1=________.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点O是AF、DE的交点,点P是BF、CE的交点,则除△FOD外,与△AOE位似的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4,3),C为OA上一点,且AC=2,AB⊥x轴于点B,CD⊥x轴于点D.则△AOB与△COD的相似比为________.
已知△ABC与△DEF是位似图形,且A与D是对应点,B与E是对应点,C与F是对应点,△ABC与△DEF的相似比为2︰3,AB=4,则DE的长为________.
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点A的坐标为(1,0),则点E的坐标为________.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3),△AB′O′是△ABO关于点A的位似图形,且O′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
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
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点A的坐标为(0,1),则点E的坐标是________.
如图,五边形ABCDE和五边形A1B1C1D1E1是位似图形,点P为位似中心,且,则AB︰A1B1=________.
如图所示,□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那么□ABCD与四边形EFGH是否是位似图形?为什么?
如图①,已知四边形ABCD及点O,以O为位似中心,把四边形ABCD缩小为原来的,作出图形(一种即可),并简要说出作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五边形ABCDE的五个顶点分别为A(-2,3),B(-4,2),C(-3,0),D(-1,1),E(-1,2),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ABCDE放大,使放大后的五边形的边长是原五边形对应边长的2倍,比较放大后的图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所示,请用位似变换把图形放大一倍.
如图,利用位似图形的画法把四边形ABCD放大2倍,并使新四边形A′B′C′D′与原图形分别在位似中心的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