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化学 / 高一 / 期末考试

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1-09-29    26    462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这里的碘或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某化工厂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钠(俗名纯碱)。碳酸钠属于

A.碱 B.氧化物 C.酸 D.盐

下列物质在常温下能使铁发生钝化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溶液 D.氯化铁溶液

反应CuO+H2SO4(稀)=CuSO4+H2O属于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熔融的氯化钠 C.氯化氢气体 D.锌片

铝合金是制造飞机、汽车等的常用材料。下列关子Al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是27 B.中子数是27 C.电子数是13 D.质量数是13

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从海带中提取碘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氨气溶解在水中

下列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光导纤维—Si B.铝土矿—Al(OH)3
C.水泥—Na2SiO3 D.明矾—KAl(SO4)2·12H2O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 B.漂白粉 C.胆矾 D.生铁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在空气中极易被O2氧化为SO3
C.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
D.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现有三种液态混合物:①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②汽油和水;③溴水。在实验室分离这三种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为

A.蒸馏、分液、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
B.用澄清石灰水能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区别开来
C.加热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均能反应并都生成二氧化碳气
D.常温下,浓度均为0.l mol.L-1溶液的pH大小:NaHCO3 >Na2CO3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Cl-、Ba2+,在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SiO32- B.SO42- C.Ca2+ D.Ag+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少量的氯气
B.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弱酸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Cl2既被还原,同时又被氧化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2SO4=K++2SO42- B.Ba(OH)2=Ba2++2(OH)2-
C.H2SO4=H2++SO42- D.CH3COONa=Na++CH3COO-

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能发生反应:4CO+2NO2=4CO2+N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发生氧化反应 B.NO2是还原剂
C.CO是氧化剂 D.N元素化合价升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5 mol/L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SO42-数目为1.5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4.4 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lNA
D.0.1 mol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lNA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的反应:Al3++3OH-=Al(OH)3
B.溴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Br2+2I-=2Br-+I2
C.铁粉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2Fe+6H+= 2Fe3++3H2
D.碳酸镁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CO32-+2H+=CO2↑+H2O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具有强酸性,实验室可用其制取少量氢气
B.铝具有强氧化性,生产上可用铝热反应制取一些金属
C.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医疗上可用其治疗胃酸过多
D.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制取铜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先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⑤①⑨ D.⑤④②①③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70 mL 4.0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448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0.64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为0.20 mol/L。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A.2.80g B.3.25g C.3.36g D.4.48g

化学和材料开发制造、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1)第十八届江苏省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在徐州奥体中心开幕,奥体中心建筑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钢结构技术,建筑材料中还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玻璃等。
①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______中进行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______等。
②下列有关铝合金性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密度大         b.强度小         c.耐腐蚀
③下列物质中,不是工业上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玻璃         b.二氧化硅       c.碳酸钠
(2)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在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准确配制_______________、一定浓度的溶液。
②欲配制1.00 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 mL,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烧杯”、“玻璃棒”或“分液漏斗”)。配制500 mL0.l mol/L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③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____________的物质的量不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称好的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的部分
c.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关系到物质的用途。
①以电解__________为基础制备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在实验室要将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区别开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__________直径大小的不同,可以将分散系分浊液、胶体和溶液。在实验室区分胶体与溶液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
③在生产中,人们曾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氯气管道某处漏气,用浓氨水检查时就会产生白烟的现象,又知此时发生的是有氮气生成的置换反应,则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图所示的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物质未全部列出),已知在常温常压下,F为红棕色气体;L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G是硝酸;J是无色气体,且能够使燃着的木条熄灭;A为金属单质,其氧化物具有两性;D为非金属气态单质,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为非金属固态单质,其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

(1)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物质I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
(3)写出E+氧气→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钙、镁、铝等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甲、乙两研究小组分别对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的尾气、碱式碳酸镁铝[MgaAlb(OH)c(CO3)d·xH2O]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组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有广泛应用的Ca(NO2)2,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①大量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等,由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称为是_________(填“硫酸”或“硝酸”)型酸雨。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流程中采用“气一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乙组查阅有关资料知道碱式碳酸镁铝受热容易分解,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①MgaAlb(OH)c(CO3)d·x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的可能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6.780 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 1.120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样品在270℃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注意:固体残留率是指。则在270℃~600℃之间,物质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6.780 g样品中,除结晶水外还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