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 |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
B. |
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
C. |
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
D. |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B. |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 |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 |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7 图8
A. |
睦邻友好
|
B. |
战略结盟
|
C. |
另起炉灶
|
D. |
求同存异
|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
计费单位(每10克)
|
邮资(元)
|
航空
|
亚洲各国
|
0.32
|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
0.48
|
西欧各国(捷克转)
|
0.48
|
西欧各国(香港转)
|
0.80
|
其他各洲
|
0.80
|
A. |
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
B. |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C. |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
D. |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 |
体制改革
|
B. |
拨乱反正
|
C. |
经济建设
|
D. |
对外开放
|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
③①②④
|
B. |
③②①④
|
C. |
①②③④
|
D. |
②①③④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1《论十大关系》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建交国家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103
|
107
|
110
|
112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 |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B. |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 |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 |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 |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