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三 / 高考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卷(全国卷2,辽宁卷)

2020-03-18    12    1288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以下问答
材料一 《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簇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二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担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 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大国和降为二流国家的原因。
(3)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4)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 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A. 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 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 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 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出土了一枚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 与西汉王朝结盟 B. 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 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 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

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

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

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 安西都护府 B. 宣政院 C. 理藩院 D. 乌思藏都司

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 金瓶掣签确定 B. 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 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 达赖、班禅互相指定

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

A. 《佛国记》 B. 《瀛环志略》 C. 《康輶纪行》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使馆在

A. 西安 B. 昆明 C. 桂林 D. 重庆

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 西西里岛登陆战 B. 阿拉曼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中途岛海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