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 / 中考模拟

山东诸城市龙源学校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2021-09-26    24    1043   

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A.秦朝 B.东汉 C.隋朝 D.元朝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
B.西晋政府顺应入口南迁浪潮
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 D.商业繁荣

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先后设置或设立了

A.西域都护、驻藏大臣 B.军机大臣、行省
C.伊犁将军、军机大臣 D.伊犁将军、行省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鉴真东渡 B.日本遣唐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C.民主和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和进步口号,其中最能揭示五四运动内容和性质的是

A.“打倒帝国主义”
B.“一切权力归农会”
C.劳工阶级万岁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事件期间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
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历史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果你想去参观中共一大的会址,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A.广州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西交通之路
(1)开通这条“中西交通之路”的人物是谁?
材料二 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中印交往的著名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材料三 他率领的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他”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运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位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他领导的民主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的交往,又有着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l9世纪中后期,日本是通过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什么道路?
(2)19世纪末,中日之间发生了冲突,这次冲突后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20世纪三十年代,中日再次发生了冲突,引发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是什么?在这次冲突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应对冲突不断的中日关系,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材料三反映了红军长征,其中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要转折点,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