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末考试

安徽省望江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21-09-26    39    1833   

下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利用人造烟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

A.逆辐射作用增强 B.逆辐射作用减弱
C.反射作用加强 D.反射作用减弱

下列气候类型中,常年受西风影响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D.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划分主要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B.各层岩浆比例的不同
C.各层质量的不同 D.各层厚度的不同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时3分56秒

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靠

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辐射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下列太阳活动发生在光球层上的是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有关的是
①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②地球的内部结构   ③充足的水分   ④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D.大气散热把热量还给地面

读下图,完成各题。

近地面大气受热的根本原因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唯一有水的行星 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分别是:

A.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B.气压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表受热不均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读下面的“三圈环流简图”,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是极地高气压带 B.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是盛行西风带 D.④为信风带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下列正确表示盛行西风带风向的是

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有

A.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B.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
C.过境后气压降低 D.过境后气温升高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梅雨天气 B.沙暴天气
C.连续性降水 D.狂风暴雨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位置的移动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地壳 D.大气圈

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读“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B.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对太阳能、核电、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加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禁止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黄赤交角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

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图示这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只填代号)。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如图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只填代号)。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1分)
(2)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1分)
(3)A、B两处受热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冷却的是          ,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