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末考试

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地理试卷

2021-09-26    27    766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处于区域发展阶段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高科技 B.劳动力 C.资源 D.能源

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

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成都、武汉、南昌
C.沈阳、太原、西安 D.昆明、长沙、福州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就是沙漠 B.荒漠化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活动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B.降水减少,土地荒漠化
C.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水体污染,水资源枯竭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B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商品率高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 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上海无关的是

A.南水北调 B.北煤南运
C.西电东送 D.西气东输

上海产业正在“腾笼换鸟”,这里的“鸟”可能是指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甘肃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碱化

造成甘肃省生态问题突出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冶炼企业排放污染物 B.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C.过度放牧、樵采 D.过度砍伐森林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
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
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

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
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
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实行退林还耕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
C.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GIS“叠图分析”已被公共部门普遍使用。下列哪一项业务最适合用此法来处理

A.找出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户 B.界定邻近工地50米的噪音影响范围
C.分析最佳视野的游客观景台位置 D.规划交通高峰时间避开塞车的替代道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是: ①          ③
(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       ;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    
(3)图中A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2条)
(4)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4
分)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简述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
(2)基于上述事实,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