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 / 期末考试

江苏阜宁县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2021-09-24    22    1778   

座落在我省淮安的关忠节公祠是纪念壮烈捐躯的清朝将领关天培,他当时率军抵抗的是

A.荷兰殖民者 B.英国侵略者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我国古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新疆的

A.林则徐 B.曾国藩
C.魏源 D.左宗棠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A.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工农红军——北伐军
C.北伐军——八路军
D.南昌起义队伍——秋收起义队伍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联共抗日 B.反蒋抗日 C.拥蒋抗日 D.逼蒋抗日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决定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与之相关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济南惨案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均取材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中我们盐阜老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前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济南战役

阅读下面的“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状元,毅然弃官从商,成为著名实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张骞 C.张謇 D.荣宗敬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下图中至今经常奏响的旋律选自于他的哪首代表作

A.《毕业歌》 B.《卖报歌》
C.《铁蹄下的歌女》 D.《义勇军进行曲》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A.1909年,赵荣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钱华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孙富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李贵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思想家是

A.魏源 B.冯如 C.侯德榜 D.严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材料二: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用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6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2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2分)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