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 / 中考模拟

安徽省九年级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021-09-24    17    713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如图所示的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彰显了我国盛唐的繁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你认为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今天最有可能流落在

A.日本 B.英法
C.印度 D.美国

“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

统一战线是我党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倒北洋军阀
C.抵抗日本侵略
D.争取和平民主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合肥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展现了两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19世纪初 B.公元前19世纪末
C.公元前18世纪初 D.公元前18世纪末

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列资料得出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发明者的身份
进入时代
首先开始的国家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蒸汽时代
英国
蒸汽机—80多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科学家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电动机—60多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家
网络信息时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原子能—6年

 
A.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对以下漫画的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中的法西斯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才是解决危机的“生路”
B.从图二可以看出三个法西斯已经结成同盟,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C.图三中的结局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这组漫画中的主角代表的是法西斯德国,它警示人们法西斯战争不是“生路”,而是“死路一条”

2013年6月 习近平主席访美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中美两国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勤劳勇敢的安徽人民勇于探索
(1)在国防建设上,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安徽科学家是______。
(2)在制度创新上,实行“大包干”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是安徽_____。
(3)解放战争吹响胜利的号角,渡江战役总前委位于安徽省______。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发展更具魅力
(1)宋代描绘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绘画作品是______。
(2)东晋著有《女史箴图》等作品的画家是______。
(3)东晋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______。

2013年11月南非国父曼德拉逝世,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非洲
(1)世界史上非洲遭受殖民灾难的开始是______。
(2)世界史上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的标志是______。
(3)一战后重建了北非世界新秩序的国际会议是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方针。

2014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60周年,小明同学对人类的民主法治历程作一总结,以下笔记中有4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英国近代史中,《人权宣言》的颁布,限制王权,迈出了打破君主专制的第一步。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学说,并在法国成功实践。中国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在一届人大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但人民公社化时期民主法制再一次遭到践踏,刘少奇案成为时代最大的悲剧。今天我党健全法制,完善民主,2013年的薄熙来案昭示了社会主义法制面前人人平等。
(1)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2)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3)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4)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和平交往一直是主流。但是两国关系也一直恩怨纠结、纷争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1)列举日本来华的留学生和遣唐使中,为中日交流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列举日本历史上走向封建化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战争的导火索终于来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使清朝出兵朝鲜。
(2)材料二中提及的战争对给中国领土主权、历史发展各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2013年11月,中国公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时间日本反应过度,频繁出动军机闯入识别区,拒绝承认。甚至鼓动国际社会联合抵制,而日本自己早在44年前就已经划定防空识别区,最近距离我国领土只有130公里。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部队成立于何时?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什么?
材料四:日本操纵所谓钓鱼岛国有闹剧以来,中日关系一度跌入低谷,中日陷入紧张的冲突对抗。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年,日本岛内有势力在叫嚣又一次甲午战争即将到来。
(4)你认为这次中日之间还会爆发新甲午之战吗?说说你的理由?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而如何管理经济,各国却各有做法,又相互借鉴。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
有形的手
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运用行政的、法律的、货币的手段管理经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
(1)苏联在经济建设中曾经把“有形的手”运用到极致,这种体制是什么?
(2)我国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目标是什么?1992年初,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的事件是什么?
无形的手
市场自发调节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奉行的自身规律。
(3)苏联在建国初期,为恢复创伤,而尝试运用“无形的手”,其政策是什么?
手拉手向前走
市场调节不是资本主义的特色,国家计划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
(4)在危机面前,带领资本主义世界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特点又是什么?
(5)纵观各国经济建设的探索道路,你有何感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