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一 / 练习检测

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2020-03-18    15    1977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宋代
①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②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
③刻书风行一时                      ④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北宋《萍州可谈》记录: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风雨冥晦,则观指南针。据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B.指南针是主要的航海工具
C.指南针是航海的辅助工具
D.指南针对当时航海起到重要作用

2013年6月25日5时许,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分离,转至长期运行轨道,这标志着中国人的问天之旅又开启了新的征程。现代火箭、飞船推进的基本原理都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那么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

A.唐初 B.唐末 C.宋朝 D.元朝

点击“天文”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惊喜地发现(      )
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②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民要术》
③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④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下列古代科技成就比西方早千年以上的有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②东汉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
③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精算的圆周率
④春秋时期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文物(《金刚经》)能说明的信息有

①我国活字印刷术已经产生
②隋唐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术已经产生
③佛教对我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上的杰出成就是

A.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
B.主持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
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
D.留下了哈雷彗星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下列医学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千金方》;②《黄帝内经》;③《本草纲目》;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史书《三国志》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这是记载哪位名医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与17世纪西方近代数学相比,中国古代数学的显著特点是

A.突出计算,并与实际密切联系
B.侧重关注数和形的性质
C.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D.很大程度上属于理念的精神活动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
——摘编自王意如《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
材料二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三 科学史课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二是体现学科发展进程的知识,其中有与学科发展背景相关联的知识;三是体现学科精神的知识。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情感、态度和意识,就是科学史内容的学科精神。学科发展成果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认识常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历史发展实践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和追求的精神成果才是永存的。
——摘编自姚锦祥《近代科学史教学重点与策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约瑟提出“四大发明” 的概念,请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列举宋元时期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这一时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经济因素是什么?今天可以从古代科技发展中传承的“学科精神”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答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
材料四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中西巨大差异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 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例,说明当时我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进行了七十余年,而中国还在传统科技中徘徊。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