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三 / 月考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试卷

2021-09-16    15    1499   

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老年人口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出现老年人口外流至三亚的现象,最明显的省份是

A.蜀 B.鄂 C.秦 D.黑

这一现象,可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有

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 B.延缓城市化进程
C.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

下图为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四个湖泊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相对值)最大的是

A.巢湖 B.洪泽湖
C.洞庭湖 D.鄱阳湖

今年入夏后,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

A.湖区过度捕捞 B.大规模围湖造田
C.湖区泥沙淤积严重 D.雨季时间短

今年广东省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它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当气温接近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蚊虫最活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发生登革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戊地的登革热疫情较广东省严重,其原因是

A.相对湿度大 B.沿海洋流的影响
C.医疗卫生落后 D.人口流动频繁

左图为摄影爱好者拍摄的A城景观图,右图为当地遥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城所在地形区名称为

A.U形谷 B.河流凹岸
C.冲积扇 D.三角洲

该摄影爱好者拍摄左图景观时的地点可能位于A城的

A.偏西方 B.偏南方
C.偏东方 D.偏北方

下图为我国“XX小学”附近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从A到B剖面示意图的是

该小学最有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滑坡 C.洪涝 D.台风

能有效监测该自然灾害的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GPRS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台风频发 B.冬季暴雪
C.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薄水效应-是指富含碳酸氢钙的流水因水层变薄,使得碳酸氢钙变成碳酸钙而就地沉积的现象。它能形成钙华梯池这一奇特的地表喀斯特景观。左图为某地钙华梯池景观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景观与钙华梯池成因一致的是

薄水效应最明显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自然条件和经营特点,澳大利亚农牧带可分为湿润混合农业带、半湿润小麦畜牧带、半干燥粗放畜牧带和热带粗放畜牧带。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的四带,分别位于

A.ⅡⅢⅣⅠ B.ⅣⅢⅠⅡ
C.ⅣⅡⅠⅢ D.ⅡⅢⅠⅣ

导致Ⅰ、Ⅱ、Ⅲ三种农牧带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洋流

果树栽培尤为茂盛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下图表示2011年我国四省市的农村居民土地经营情况,表为2011年四省市的总人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分别代表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云南省的是

A.丙、甲、乙、丁 B.丁、甲、乙、丙
C.丙、乙、甲、丁 D.丁、乙、甲、丙

经营性耕地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丁、乙、丙、甲 B.乙、丁、甲、丙
C.乙、丁、丙、甲 D.丁、乙、甲、丙

与乙地相比,丁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①雨热同期         ②土壤肥沃         ③生长期长          ④劳动力廉价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左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萨赫勒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萨赫勒所处的自然带为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沙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导致左图区域年降雨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季风      ②气压带和风带       ③地形        ④植被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据图判断萨赫勒所处自然带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

A.向北扩展 B.向南扩展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下图为某月100hpa等压面高度(16000米以上)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等值线A的数值为

A.16560米 B.16600米
C.16640米 D.16680米

此时控制B地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

此时,四地近地面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乙地雪线海拔升高 B.丙地盛行偏西风,风力较大
C.甲地沿岸寒流流经 D.丁地气流下沉,天气干燥

l1、l2、l3是某三日昼长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O是l1、l2、l3的交点,l1位于北半球。回答下列各题。

O地的昼长为

A.6h B.12h C.14h D.24h

如果l1向l3靠近,则下列时刻可能发生这一现象的是

A.春分日至夏至日 B.夏至日至秋分日
C.冬至日至春分日 D.秋分日至冬至日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为N国粮食生产统计表。

 
水稻
玉米
杂粮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
74.2
占总产量比例(%)
5.O
4.9
88.8

材料三:乙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可可种植,其产量常居世界首位。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概括N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水稻种植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3)乙国过去称为“象牙海岸”,现今该国大象数量急剧减少,这一称号名存实亡,结合材料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
材料二:在图甲地区有一种橡胶树桥。当地人利用橡胶树根“种桥”。该桥寿命可达500多年,堪称“天作之合”。

材料三:2012年C国入境人数达到100万人次。2014年12月09日,C国首都海水淡化处理厂突发火灾,制水设备受损,导致全城逾10万人遭遇“水荒”。
材料四:预计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目前该国劳动人口近5亿,拥有200多万名工程师。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一般为12000卢比(约合1500元人民币),产业工人月薪一般为6000卢比。
材料五:图乙为印度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图丙为南亚地形图。

(1)A、B两地中深水稻分布广泛的是   地,并说明理由。
(2)判断橡胶树桥最有可能位于①、②、③地中的哪个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读图乙,推断印度汽车产业集群的位置,并说明原因。
(4)分析C国水荒的主要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在沙漠中P地(见图甲)种植了苜蓿(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图乙为当地旋转灌溉系统。

材料二:下表为A地气候资料(降水:mm,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8.2
9.1
33.8
36.0
31.4
12.6
22.9
27.5
3.8
5.0
6.3
2.0
气温
14.4
15.7
17.7
19.6
22.4
24.3
24.6
24.4
22.7
19.3
17.2
15.1

(1)描述A地气温的主要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A地北半球夏半年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3)分析P地种植苜蓿的主要区位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