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三 / 高考冲刺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3月一模文综地理试卷

2021-09-16    10    367   

读“2014年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期间

A.我国各地白昼增长黑夜缩短 B.阿根廷热带草原草木茂盛
C.希腊沿海处于高温多雨时期 D.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习主席此次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A.希腊罗德岛与北京纬度接近,自然带类型相同
B.巴西暖流与古巴沿岸洋流性质相同,流向相反
C.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盛产乳肉产品和甘蔗
D.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口均集中分布于平原区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下列关于秘鲁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上
B.利马比伊基托斯年降水量丰富
C.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大渔场
D.西部山区受板块挤压地震多发

从2015年2月2日~5日,日本北海道地区遭遇暴风雪袭击,多地观测到有统计以来当地最大降雪量。读“东亚部分2015年2月4日气象资料”图。图中

A.北海道暴风雪主要由东侧反气旋所致 B.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丁处
C.乙处因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D.丙处此时以东南风为主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大豆耕作时间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美国、巴西、阿根廷 B.澳大利亚、巴西、中国
C.印度、秘鲁、新加坡 D.南非、俄罗斯、乌克兰

影响三国大豆生产周期中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地形 D.降水

读“我国部分年份人口迁移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两个时段

A.人口迁入率最高的七个省份均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B.人口迁入率最高的七个省份均属于东部季风区
C.人口迁出率最高的三个省份均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D.人口迁出率最高的三个省份均位于东部季风区

从图中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迁移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B.流动性逐渐增强
C.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D.向第三产业转移

下图为某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域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除中国香港以外,韩日两国所占比例高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距离较近 B.政策优越
C.资金充足 D.技术先进

近年来,韩日企业也从山东撤资500余家,将资金转投东南亚国家,此过程中山东失去的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A.地理位置 B.销售市场
C.政策 D.劳动力价格

读“京津冀地区地形图”和“城市与人口比较图”,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定市人口和占地规模均大于石家庄,城市等级高于石家庄
B.承德因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密度远大于廊坊
C.张家口因地处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D.石家庄因地处京沪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迅速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我国唯一的竞争对手。读“中亚部分地区”地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中亚部分地区地图

资料二 阿拉木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唯一对手。

 
阿拉木图
北京
大赛经验
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
将举办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08年夏季奥运会
国内支持度
支持率66%,反对率13%
支持率77%,反对率3%
奥运村
容纳5500人
北京6000人、延庆1000人、
张家口3000人
场馆建设
已建成58%,42%在建
已建成54%,46%在建或计划修建
交通
从奥运村到滑雪场不超过60分钟
赛场分布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
环境
不容乐观
冬季多次出现雾霾天气

资料三 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
资料四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哈吉跨国项目“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五 阿波尔特苹果以其个头大,色泽鲜艳,甜美多汁,曾经是阿拉木图市的象征,也是哈萨克斯坦人的骄傲。但如今,哈萨克斯坦人已很少能够在市场上买到真正的阿波尔特苹果了。原因首先是,原来集体农庄时期的苹果园都被砍伐殆尽,果园的土地都被用作了房地产开发。其次,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波尔特苹果的生物特性出现了退化:果实变小,色香味也不复从前。
(1)简述哈萨克斯坦境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2)据资料二,评价阿拉木图申办冬奥会的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
(3)简述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
(5)你认为阿拉木图应该继续种植苹果还是大力开发房地产,请说明理由。

资料:自2003年底开工以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因大坝加高需搬迁移民34.5万人。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整个工程对输水地和受水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输水地和受水地中任选其一,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影响。

资料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交通运输是先行官,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承担着主要任务。

比较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