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 / 练习检测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第七课第一框训练政治试卷

2022-02-08    15    1188   

请看下图《两图不同的画法》。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两种不同的画法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③规则就是圆规和直尺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主要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发挥作用的是(  )

A.道德 B.纪律 C.规章 D.法律

据央视报道,2014年2月14日,广东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严小康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致使东莞市涉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国内外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免去其东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依靠公民自觉遵守
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法律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③如果人们违法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④法律是依靠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保证实施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  )

A.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B.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C.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D.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治理,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这表明法律具有(  )

A.保护作用 B.规范作用 C.评价作用 D.制裁作用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因此(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②要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③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④立法护法执法,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15年3月15日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这表明法律(  )

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具有不可违反性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党政高层领导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大批高官纷纷落网,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体现了(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我国人民的唯一行为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B.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的准则
C.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D.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自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的高压态势,一大批贪官被查,其中仅仅是省部级高官被查处的就已经超过了50位,而副国级以上官员四人。2014年的反腐力度空前,仅前11个月,落马省部级干部以上就近40人。高官们因贪腐被依法查办体现了(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我国法律只惩治高官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法治社会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为法治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是(  )

A.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B.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关注国家大事,维护法律尊严

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由第20号主席令公布实施。
材料二:2015年4月7日,山东烟台中院公开宣判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受贿一案,季建业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法律的特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乘车、乘船、乘飞机时,要遵守制度,听从指挥,维护交通安全,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品;参观浏览时,要爱护游览地的公共财产、文化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注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
这些现象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