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集合
,
,则
等于( )
A.![]() |
B.![]() |
C.![]() |
D.![]() |
下列函数中,在
上单调递增,并且是偶函数的是( )
A.![]() |
B.![]() |
C.![]() |
D.![]() |
现有200根相同的钢管,把它们堆放成正三角形垛,要使剩余的钢管尽可能少,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为( ).
| A.9 | B.10 | C.19 | D.29 |
已知向量
,
,则“
且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
| B.必要不充分条件 |
| C.充分必要条件 |
|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正方形,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
A.![]() |
B.![]() |
C.![]() |
D.![]() |
在△ABC中,点G是△ABC的重心,若存在实数
,使
,则( )
A.![]() |
B.![]() |
C.![]() |
D.![]() |
已知直线m和平面α,β,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 ,则![]() |
B.若![]() , ,则![]() |
C.若 , ,则![]() |
D.若 , ,则![]() |
甲、乙两名同学在5次体能测试中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设
,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A. ,![]() |
B. ,![]() |
C. ,![]() |
D. ,![]() |
△ABC的两个顶点为A(-4,0),B(4,0),△ABC周长为18,则C点轨迹为( )
A. (y≠0) |
B. (y≠0) |
C. (y≠0) |
D. (y≠0) |
函数
(其中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
的图象,只需把
的图象上所有点( ) 
A.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
C.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
D.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
.已知直线
按向量
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曲线
相切,则
可以为
| A.(0,1) | B.(1,0) | C.(0,2) | D.(2,0) |
已知两点
,
,若直线
上至少存在三个点
,使得△
是直角三角形,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若复数
,
,则
.
若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给出一个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若要使输入的x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 则这样的x 值的集合为 .
已知数列
是递增数列,且对任意的自然数
,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在
中,内角
对边分别为
,且
.
(Ⅰ)求角
的大小;
(Ⅱ)若
,求
的值.
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
中,
,
平面
,且
,点
是
的中点.
(Ⅰ)求证:
平面
;
(Ⅱ)若
,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有20名学生参加某次考试,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Ⅰ)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的值;
(Ⅱ)分别求出成绩落在
中的学生人数;
(Ⅲ)从成绩在
的学生中任选2人,求所选学生的成绩都落在
中的概率.
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
,且C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都为4.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P、Q,O为坐标原点,若
,求证
为定值.
已知函数
.
(Ⅰ)求函数
的极小值;
(Ⅱ)过点
能否存在曲线
的切线,请说明理由.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
是⊙
的直径,
是⊙
的弦,
的平分线
交⊙
于
,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交
于点
.若
.
(Ⅰ)
∥
;
(Ⅱ)求
的值.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已知曲线
,过点
的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直线
与曲线
分别交于
.
(Ⅰ)求
的取值范围;
(Ⅱ)若
成等比数列,求实数
的值.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Ⅰ)当
时,求函数
的定义域;
(Ⅱ)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是
,求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