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专题竞赛

期中备考高一地理模拟测试提升版【人教版】6

2021-09-10    15    1248   

【改编题】读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高铁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铁建成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
B.高铁建成扩大了城市服务范围
C.高铁建成使得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D.高铁建成将减少城市出租车的使用量

高铁建成5年后,图中形成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下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且符合人口自然增长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阶段人口数量一定已达环境人口容量
B.①阶段人们生育意愿较低
C.②阶段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③阶段社会负担明显减轻

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阶段工业化速度加快 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③阶段大城市中心人口激增 D.①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已形成

来自俄罗斯联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显示,2013年俄罗斯人口实现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首次自然正增长,1月到11月俄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出近2.27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属于俄罗斯长时期人口负增长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是

A.社会治安混乱 B.劳动人口不足问题
C.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

俄罗斯人口出现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首次自然正增长,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C.人口老龄化趋势得到减缓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原创题】读我国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地最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四地最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某特大城市2011年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表,回答下列问题。

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

A.水果 B.牙膏 C.食盐 D.彩电

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的主要因素是

A.出行距离 B.商品质量
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

【改编题】下图示意我国“中原城市群”(城市名只标注了郑州)各城市不同年份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演变状况(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等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等级梯队由北部与东部逐步收缩稳定在北部地区
B.第三等级梯队从南部扩至南部与东部,后又缩回南部
C.位于郑州正东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等级明显下降
D.位于郑州正西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表现较不稳定

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差异最大的发展轴是

A.京广线沿线 B.陇海线沿线
C.京九线沿线 D.焦枝线沿线

【改编题】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因素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内力作用

甲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甲地区主要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在从纽约飞往夏威夷的航线上,人们可看到在美国西部地区地面农田有很多“饼形图案”(如下图),这些圆圈有些直径达1.6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美国农田采用机械化施工,灌溉技术先进。据此可推断

A.该地气候干旱,土地退化严重,形成了荒漠化圈
B.该地区受到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
C.这种农田设置方式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D.这种农田设置方式适合旋转式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3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4分)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自然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3分)
(2)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