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月考试卷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2021-09-09    29    215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天然气 C.黄铜 D.新鲜牛奶

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蜡烛燃烧
C.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D.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可作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炼钢 D.活性炭吸附色素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使干燥石蕊试纸变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Fe2O3固体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净化方法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过滤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D.有的指甲油中含有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应尽量少用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石灰石、铁矿石、石墨矿属于无机盐材料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可以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C.中国古代字画经久不褪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和C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氢原子、氧原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D.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都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非金属元素
B.上图共表示4种元素的粒子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显-1价
D.从核外电子排布来看,①②④都是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

海波(化学式Na2S2O3)是照相中的定影剂。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4 D.+6

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复合化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32
C.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某同学用下列方法清洗试管或烧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水清洗装过硫酸铜溶液的试管
B.用洗洁精清洗盛过植物油的烧杯
C.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固体碘
D.用稀盐酸浸泡用足量木炭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留下的红色物质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B.用MnO2区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蒸馏水区别NH4NO3和NaOH两种白色固体
D.用盐酸区别氧化铜和铁粉两种黑色固体

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稀硫酸性质的描述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C.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下列是部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以上各步转化肯定没有出现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O
Cu
在空气中灼烧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aO
CaCO3
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

 

下图是测定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C.a点表示反应中HCl和NaOH的质量刚好相同
D.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2和CO2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方案一
用燃着的木条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过量碳酸钙
方案二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澄清石灰水
加硝酸银溶液
加过量氧化钙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蔗糖 C.面粉 D.硫酸铜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硬水对生产、生活都有不良影响.要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来检验.
(3)实验室中要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蒸馏水的质量    ,这些稀硫酸可与      氧化钠完全反应.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2)将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t1℃时升到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3)t2℃时,将50g的甲物质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最简比为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        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钡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2)碱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3)根据下图可以看出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CO2反应                                                         
②与Na2SO4溶液反应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铁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铁锅等炊具,主要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                   
(2)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铝不会进一步被氧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生成铜绿(一种不溶于水的绿色粉末,化学式是Cu 2 (OH)2CO3)。推测铜生锈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有铜和氧气外,还有______________。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测它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               
(4)若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比较铁、铜、镁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Fe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Na2SO4溶液

(5)将铁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1)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并不断           
(2)下图是课本上的一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请说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利用上述B、C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添加的液体要直至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在F中盛放          (写物质的名称),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5)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作为制取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原因是             

在除杂质的操作中,为了将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除去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的Na2SO4和MgCl2,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提纯NaCl的流程图:

(1)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除去的阳离子            (写离子符号),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2)试剂X的化学式为                     
(3)试剂Y的化学式是          ,它的作用是                                
(4)操作Ⅱ的名称是     ,操作Ⅰ、Ⅱ、Ⅲ都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这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氧化钠,理由是          
(2)为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最终确定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请只用2种试剂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