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化学 / 高一 / 月考试卷

四川省宜宾市高中协同提升责任区高一上联测化学试卷

2021-09-08    25    1760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溶胶中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nm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向烧杯中沸腾的蒸馏水里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可以利用过滤操作来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

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
B.要求萃取剂既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分液漏斗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反复倒转并用力振荡后,不必静置,应立即分液
D.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下列能导电的物质是

A.固态NaOH B.酒精 C.液态氯化氢 D.NaCl溶液

能区别硝酸银、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MgCl2溶液 B.FeCl3溶液 C.NaNO3溶液 D.K2SO4溶液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

A.植物油和水(蒸馏) 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
C.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 D.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

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A.H2O B.H2SO4 C.Al D.Ca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O2和N2中的分子数相等
B.等温等压的NO和CH4中的分子数相等
C.20℃等压等体积的O2和O3中的分子数相等
D.等压的N2和CO2中的分子数

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A.1 mol/L NaCl溶液 B.2 mol/L NH4Cl溶液
C.1.5 mol/L MgCl2溶液 D.2 mol/L AlCl3溶液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B.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胶体
C.渗析法除去淀粉溶胶中的NaCl
D.向Fe(OH)3胶体中加入MgSO4溶液产生沉淀

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
B.Ca(HCO3)2溶于稀盐酸中:CO32-+2H===CO2↑+H2O
C.铁与H2SO4反应:Fe+2H===Fe3+H2
D.澄清的石灰水与醋酸反应:OH+CH3COOH=CH3COO+H2O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Mg2、K、SO42-、NO3-
B.强碱性溶液中:Na、Cu2、HCO3-、NO3-
C.AgNO3溶液中:H、K、SO42-、Cl
D.Ba(NO3)2溶液中:Mg2+、K+、SO42-、Cl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SO4 = 2Na+ + SO4-2 B.H2CO3 = 2H++ CO32-
C.Al2(SO4) 3 = 2Al3++ 3SO42- D.Ca(NO3)2= Ca2+ + 2(NO3) 2

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BaCO3+2HCl=BaCl2+H2O+CO2
C.K2CO3+H2SO4=K2SO4+CO2↑+H2O D.K2CO3+2HNO3=2KNO3+CO2↑+H2O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 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l L溶液
C.将l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2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500 mL溶液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2
干冰
CuO
H2SO4
纯碱
小苏打
B
碘酒
CO
Na2O
HCl
NH3·H2O
NaCl
C
液氮
SO2
Mn2O7
醋酸
乙醇
胆矾
D
金刚石
P2O5
生石灰
HNO3
KOH
CaCO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2NA
B.101kPa 、0℃时,22.4 LH2中氢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 NA

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B. C. D.

I.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 ②蒸馏烧瓶 ③量筒 ④烧杯 ⑤托盘天平 ⑥分液漏斗
(1)可加热的仪器且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3)仪器上标有零刻度的有               
II.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盐。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 SO42-、 和 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取样品;②溶解沉降;③             ;④          ;⑤冷却结晶。
(2)在进行上述②、③、④ 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③            ;④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二份,分装在2支试管里。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③将第二支试管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在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
(4)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填选项的标号)。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按要求写方程式。
(1)碳酸钙和盐酸(写出离子方程式)
(2)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写出离子方程式)
(3)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
(4)H+ + OH- = 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将下列离子Na+、K+、Cu2+、H+、NO3-、Cl-、CO32-、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他们分成A、B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组:Cu2+
B组:

实验室需要用NaOH固体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和用浓硫酸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容量瓶洗涤后残留少量水不影响使用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NaOH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硫酸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若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中沉淀1和沉淀3为白色,沉淀2为蓝色。流程如右图:

(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            ,沉淀2            ,沉淀3            
(2)写出混合液+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4.48L,质量是8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是    ①  ,CO的体积分数是    ②  ,CO的质量分数是   ③ ,混合气体中C和O的原子个数比是   ④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⑤ 
II.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2)该气体若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设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