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二 / 练习检测

高二历史第二套

2021-09-07    28    1941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下图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旅游,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
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鬻者兼赢,求着不匮……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张衡在《二京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汉代洛阳的全景式丹青长卷从材料中你能看到(   )
①汉代洛阳商品种类繁多,店铺林立
②商品交易频繁,商人获利丰厚
③洛阳交通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④政府支持商业贸易,商业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是
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③区域性大商帮形成   ④贵金属白银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充军”。清政府上述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日益落后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在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中,北美和印度成为英法争夺的主要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是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C.居于东西方交通要道,商业地位重要
D.当地较落后,易于控制

罪恶的黑奴贸易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A.大量自由劳动力 B.广阔的商品市场
C.充足的原料市场 D.重要的原始资本

从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中期,海上殖民霸权几度易手,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西班牙—英国—荷兰 B.西班牙—荷兰—英国
C.法国—英国—荷兰 D.法国—西班牙—英国

19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形象的原因包括(   )
①资产阶级革命打。打了封建贵族
②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④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地的文明不断地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不断地得到拓展,其原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引进了近代的生产技术
B.阻止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形成了近代工业合理布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上写道:“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可促进外贸
③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④彻底改变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B.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 B.恢复银行信用
C.刺激出口 D.防止盲目竞争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倡导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下图为是我国某个时期的一幅漫画,画中的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下列历史事件与漫画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星火计划”的实施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

观察《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我国最早设置经济特区的省份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 D.开放内陆城市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为“美金”,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其反映的基本特征是

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B.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
C.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D.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欧元(EURO)被誉为“口袋里的欧洲”,对此的准确理解是(   )

A.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已经实现
B.2000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C.欧元的使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D.说明欧元已经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所有成员国都放弃本国货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以下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②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③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④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在缩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在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时设计了一张表格。请你结合所学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的填写。

 
重大事件
影响
主要途径
第一阶段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
(18~19世纪中叶)
 
世纪市场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怀特(1944年7月)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
(3)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这种趋势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据《春秋左传》所载,春秋时筑城原因不外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的国都是政治中心,都须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须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摘编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兴起的原因,并说明古代城市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材料二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2) 材料二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
材料三 晚清时期,天津从一个滨海要塞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为天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通常受到贸易、工业、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晚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

年份
重要事件
1860年
《北京条约》规定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1866年
洋务派官员崇厚筹建天津机器局,制造枪炮弹药,后增建炼钢厂
1878年
朱其昂建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之一
1879年
李鸿章建电报总局,是中国最早的电讯事业之一
1886年
杨宗濂等人建天津自来火公司(火柴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3)依据材料三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晚清时期天津发展为近代城市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2、3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2) 北京同仁堂历经了几代兴衰,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以及民族制药业发展史的缩影。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根据企业的历史发展阶段,指出企业的性质。
北京“同仁堂”的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69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浙江宁波人)创办同仁堂药室,后代乐凤鸣在1702年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
1907年以后
乐家人开设的分号遍布全国,如乐仁堂、沛仁堂等30多家
1954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1979年
同仁堂的厂、店牌号得以恢复
1997年
由集团公司6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
2001年
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在海内外信誉卓著。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同仁堂得以发展的社会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