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须除去 |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甲和乙是一对“龙凤双胞胎”,则( )
A.甲和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
B.若甲是色盲患者(Xb Y),乙正常,则乙肯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
C.若甲的第三号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AA,乙的第三号染色体的相对应位置上是Aa,则a基因由突变产生 |
D.若甲和乙的父母正常,甲患有白化病,乙正常,则乙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
盂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
独立遗传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BB和AABb | B.aaBb和AABb | C.AaBB和aaBb | D.AaBB和AaBb |
现有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男孩。①若男孩色觉正常,其母色盲,其父正常;②若男孩色觉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③若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则①②③中此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在什么生殖细胞中( )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 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
C.卵细胞、精子、不确定 | D.精子、不确定、精子 |
能证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
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
D.细胞全能性的实验 |
下面的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B.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D.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
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
C.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 |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
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为( )
A.34%和16% | B.34%和18% | C.16%和34% | D.32%和18% |
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仅仅是假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以排列出基因( )
A.1000种 | B.41000种 | C.10004种 | D.4500种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那么在小鼠体内可找到下列哪类细菌( )
A.有毒R型 | B.无毒R型和无毒S型 |
C.有毒S型 | D.有毒S型和无毒R型 |
人类的红绿色盲在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是( )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C.只有男性患者 | D.只有女性患者 |
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B.繁殖速度快 |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 D.性状稳定,变异少 |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父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小孩的可能性是( )
A.1/4 | B.1/2 | C.1/8 | D.1/6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人体内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 )
A.精子 | B.卵细胞 | C.口腔上皮细胞 | D.次级精母细胞 |
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这种蝴蝶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 B.♀yy×♂YY | C.♀yy×♂yy | D.♀Yy×♂Yy |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 )
A.子链与母链间形成氢键 | B.黏性末端之间形成氢键 |
C.两DNA末端间的缝隙连接 | D.以上三项都对 |
下列人群中哪类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A.单基因遗传病 | B.多基因遗传病 |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D.传染病 |
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内,可对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对DNA进行修复,属于(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基因互换 | D.染色体变异 |
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④①③② |
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它们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3个染色体组的依次是( )
A.②⑤、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⑤、①③④ |
下图为用15 N 标记的DNA 分子片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此DNA 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 分子占总数的3 /4 |
B.① 处的碱基对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表现型的变化 |
C.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③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
D.该DNA 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上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D.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
A.30%、20% | B.45%、55% | C.50%、50% | D.55%、45%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 |
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
D.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
B.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
D.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能量 |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调节控制的 |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变化的、无规律的 |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
河豚毒素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止钠离子内流。如下图所示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给A处适当的刺激,图中膜外的ab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势差)Uab随时间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有红眼和白眼,其中白眼果蝇都是雄性。果蝇眼色遗传 (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果蝇(AaDdXBY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条。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adXBXB,则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3)以下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示意图。
①白眼雌果蝇(XeXeY)最多能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EY)杂交,子代中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用红眼雌果蝇(XEXE)与白眼雄果蝇(XeY)为亲本杂交, 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经分析该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一是基因型未变,环境影响了表现型; 二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 三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未分离。请设计简便杂交实验, 确定此白眼雄果蝇出现的原因。
实验步骤: 。
结果预测:
ⅰ.若 ,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 ,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未分离。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请标明图中所示a~d中不同字母所代表的液体成分a ;b ;c ;d 。
(2)图中所示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
(3)通常给药方式为肌肉或静脉注射,现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请用图中字母标示药物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中的运输途径。药物静脉注射→ → → 或 。
(8分)右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⑤中均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中②不同于①的配对方式为___________。
(2)在遗传信息的表达中,⑤表示____________过程。
(3)H7N9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己知该病毒不能进行逆转录,极易发生变异。则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家禽、某些哺乳动物甚至于人类,在不同种类的宿主细胞中,均能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