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 / 期末考试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021-12-27    28    1747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下列省区中,相互为邻的是

A.秦、晋、鲁 B.新、青、宁
C.皖、鄂、赣 D.湘、赣、滇

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有

A.维吾尔族、壮族、侗族 B.蒙古族、回族、土家族
C.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 D.藏族、纳西族、土家族

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阴山 ②太行山 ③天山 ④贺兰山 ⑤南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下列地形区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

下列四组城市全部属于湿润地区的是

A.南昌、上海、郑州、昆明 B.武汉、济南、成都、上海
C.昆明、广州、郑州、天津 D.广州、武汉、昆明、成都

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南去,气温越低
B.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C.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地区降水少,西北地区降水多
D.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多集中在春秋季节

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 B.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
C.气候干早的西部内陆地区 D.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区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下面有关三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水利枢纽都在河流的上游
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重庆境内
C.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内蒙古境内
D.两大水利枢纽都在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山脉两侧均为盆地的是

A.太行山 B.天山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

确定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的因素主要是

A.地形地势因素 B.气候因素
C.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D.河流的分布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0多条,减少到约600条,照此预侧,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A.雨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河流水

该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B.地下水含糖分多
C.土壤中含糖分多 D.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华北平原发展棉花生产
C.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引进热带经济作物
D.内蒙古高原发展种植业

河南平顶山主要给武汉钢铁工业基地提供

A.焦煤 B.铁矿 C.天然气 D.锰矿石

暑假到了,小华同学全家计划从昆明出发,乘火车到上海参观2010年世博会。按照便捷的原则,昆明到上海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A.成昆线、川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浙赣线、湘黔线、沪杭线
D.湘黔线、贵昆线、浙赣线、沪杭线

2009年12月26日,全长l068.6千米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更在于它有望成为改写粤湘鄂三省经济版图、塑造沿线经济新生活的黄金大动脉。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武广高铁经过的省会城市有

A.岳阳、长沙、清远 B.武汉、岳阳、广州
C.武汉、长沙、广州 D.咸宁、衡阳、清远

武广高铁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洞庭湖平原

武广高铁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极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效缓解了京广线的运输压力
B.有效缓解了陇海线的运输压力
C.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薄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一批急救药品要从北京运到青海玉树地震灾区 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水运 C.航空 D.公路

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备受关注,依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分析最适宜布局“煤”变“油”项目的省区是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上海、广州
C.湖南、江西、福建 D.新疆、青海、西藏

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秦岭的是 _____ 。 (1分)
(2)图中有两个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这两座山脉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号称“地球之巅”的甲山峰点燃,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甲山峰是   _______  。(1分)
(4)山脉A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 , 山脉D北侧为我国最大的______ 盆地,南侧是号称“世界屋脊”的  _______  。
(5)滨州市坐落在黄河三角洲上,农业发达,主要位于________ (温度带)、 _______ (干湿地区),但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却不少,请列举一项________________。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_______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_______。
(2)在图中用字母C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其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之称。
(4)D地形区为_______,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5)长江、黄河共同流经______、______两省,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_______ 。
(6)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海洋,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

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1)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字母),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
(2)新疆具有向西开放和扩大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其邻国A为  _______ 。
(3)今年5月份以来,许多省区领导到新疆考察开发建设事宜,请你说出新疆的优势资源有_______ 。
(4)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界线是_______、_______一线,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5)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结合材料和西南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此次旱灾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3月份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_省少数民族最多。
(2)四川的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该地有利于发展_______工业(工业部门)。
(3)本次旱灾蔓延至由澜沧江流入东南亚的_______河流域,其主要的粮食作物____的产量也受到影响。
(4)对本次旱情的判断,你认为可信的是(   )

A.随着夏季风的到来,旱情可能会得到缓解
B.西南地区地处非季风区,本次旱情与夏季风异常无关
C.即使到了夏季,本次旱情也没有缓解的希望
D.西南地区的旱情主要是由于本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地形广布造成的

(5)为了今后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_______,矿产地B是_______,内海C是_______。(2)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其中位于本区的是以_______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3)请分析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_______ 。
(4)请根据图中信息说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人均量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渐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