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2021-08-16    56    1368   

实验室用 K C l O 3 M n O 2 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图5中能正确表示反应中 M n O 2 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 a %随时间 t 变化的是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氧的循环系统,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分解作用

俗语:"火要空心",它是指燃烧固体燃料时需要架空,这样燃烧才更旺,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图6)。其中钢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天然材料 D. 复合材料

科学发展观是要求进行低碳经济建设且保护好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 100 转移到产物中
B. 将生活垃圾回收可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
C. 将污染较大的企业全部迁到无人居住的山区,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D. 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 + H + C l - C O 3 2 - B. N a + H + C l - S O 4 2 -
C. K + B a 2 + O H - S O 4 2 - D. A g + N O 3 - C l - N a +

图7是人们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blob.png

A .              B.          C.              D.

现有三种金属 X Y Z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Y + X ( N O 3 ) 2 = X + Y ( N O 3 ) 2 , X + Z C l 2 = Z + X C l 2 .问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 Z > Y X B. X < Y < Z C. Y > X > Z D. X > Z > Y

根据题目信息: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QQ截图20160217210848.png

(1)

(2)

(3)

选择恰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硝酸铵 ②酒精 ③氯化钾  ④碳酸钙 ⑤活性炭 ⑥干冰 ⑦白糖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2)用来除去冰箱异味的物质是
(3)不能与碱混合使用的化肥是
(4)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5)既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又可做人体补钙剂的物质是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据报道:上海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 O N O 2 转化成 C O 2 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空气中 C O 2 含量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科学家正在研究将 C O 2 加氢转化成甲烷( C H 4 )、甲酸( C H 2 O 2 )等化工原料,甲烷、甲酸属于化合物(填"无机"或 "有机")。
(3)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4)小明晚上切完西瓜后就将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早上发现刀生锈了。刀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5)蚊子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的酸性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可涂肥皂水止痒,是因为肥皂水的PH7(填">"或"<"或"=")。
(6)洪灾过后,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对死亡的动物尸体撒泼一定的熟石灰并深埋。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填序号)。

A.

中和作用

B.

杀菌消毒

C.

标记作用

(1)打开啤酒瓶盖,就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
(2)如图是 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① 0℃时, 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②把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 2 降到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t 1
④若 C 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 C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自去年秋季以来,我市部分县受到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为此农村打井兴建简易的自来水厂,喝上清洁的水。
(1)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测定。
(2)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填序号)

A.

过滤

B.

消毒

C.

电解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平时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下列有关水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变大

C.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图9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请回答:

(1)气体C是(填化学式,下同),固体纯净物E是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图10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a  b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用A和C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作出的一点改动是
(4)为检验CO2气体,可把气体通入F装置中,则F中的试剂是_, F中反应的现象是
(5)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二氧化锰固体、
浓盐酸
需要加热
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制取氯气(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采用B装置,收集氯气采用E装置。

在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是由 C u F e 2 O 3 F e O H 3 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其中一个小组同学提出如下猜想并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只有 F e 2 O 3   
②是 C u F e 2 O 3 的混合物
③是 F e 2 O 3 F e O H 3 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1) 2 F e O H 3 = F e 2 O 3 + 3 H 2 O   
(2)无水 C u S O 4 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3) C u F e C l 3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2 F e C l 3 + C u = 2 F e C l 2 + C u C l 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 C u S O 4 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填猜想中的序号)。
(2)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按图12称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 C O 片刻,然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C O 冷却至室温。

【反思评价】               
(1)实验时通入 C O 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2)实验过程中,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从环保角度看,图12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4)如果观察到A装置中红色粉末部分变黑,则猜想正确(填序号)。
【拓展延伸】丙同学认为: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还可以这样探究猜想①和②。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即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②。你认为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小明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无色溶液如图13,老师告诉他,这瓶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 、碳酸钠、浓硫酸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实验时可用的药品有: K N O 3 B a C l 2 、稀盐酸三种溶液)。
(1)小明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浓硫酸,理由是
(2)小明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小明判断
该溶液可能是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溶液,小明又取样品,加入适量的,现象,该溶液是_。

2010年4月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共有115名矿工获救。下表是一种救治矿工伤员常用瓶装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品名:葡萄糖氯化钠内注射液
【类别】体液补充药
【规格】(1)l00mL:葡萄糖5g,氯化钠0.9g
  (2)250mL:葡萄糖25g,氯化钠2.25g
【适应症】补充热能和体液

(1) 某伤员补充l00mL注射液和250mL注射液各l瓶,相当于补充了克葡萄糖。
(2) 已知葡萄糖化学式为 C 6 H 12 O 6 (相对分子质量为180),9g葡萄糖含g碳元素。
(3) 不同规格的该药品(注射液的密度均为1g/mL)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选填"相同"、"不同")

已知烧杯中装有200g硫酸和硫酸锌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锌12.1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锌粒,放出气体质量与加入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14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请计算:
(1)m的值。
(2)原混合溶液中 H 2 S O 4 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瓷碗破碎 B. 尘土飞扬 C. 燃放烟花 D. 西瓜榨成汁

小叶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味精 C. 食盐 D. 花生油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取用固体

C.

将粉末送入试管

D.

点燃酒精灯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A. 水结成冰--分子大小改变 B. 氢气燃烧--分子本身改变
C. 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D. 空气受压体积变小--分子间间隔变小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面粉

B.

不锈钢

C.

活性炭

D.

大理石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B.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硬水过滤可变成软水 D. 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

如图所示,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A. 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 B.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C. 废旧电池随意填埋入土中 D. 禁止制备和使用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点表示 t 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B.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M 点表示 t 1 ℃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 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 t 1 ℃升温到 t 2 ℃时变成饱和溶液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制造青铜器皿 B.用泥土筑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在甲骨上刻字

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化石能源的是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说明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气密性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N B.H2O C.O2 D.N2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A.石墨 B.铁 C.金刚石 D.石灰石

有些人在登高山旅游中,出现了头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最适宜的应急措施是

A.输盐水 B.输氧气 C.加强运动 D.喝水

以下是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与盐水 (看颜色) B.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C.O2和CO2 (澄清石灰水) D.白酒和食醋 (闻气味)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溶液可以将硬水软化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伏低身子逃出
C.成站立姿势跑出 D.淋湿衣服爬出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在任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元素通常显+2价 B.粒子②和③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C.粒子③是阴离子 D.粒子②和④属于同种元素

在反应:H2 + Cl2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元素的化合价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排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7.2 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铝     ;② 干冰     ;③ 3个钠离子     ;④ 四氧化三铁     
(2)指出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2H                            ;H2                           

下列物质都可用于水质的净化或杀菌消毒。
(1)明矾和活性碳: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从而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所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组成元素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4)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 X + 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5)ClO2: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
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去年我国发生了多起煤矿爆炸事件,煤矿瓦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请回答: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在物质分类中,瓦斯属于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完全反应爆炸最剧烈。当发生最剧烈爆炸时,空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          % 。
(4)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提高通风能力  ③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请判断并简析原因。

下图中A为一种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两种元素,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E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E→B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已知加热固体碳酸氢铵或固体碳酸氢钠都能产生CO2,其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NH3↑+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某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3)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根本理由是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并有
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   题】为什么橡皮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
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   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1)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白色的斑点。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还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

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4.4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碳酸钙的组成中一共有       种非金属元素。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