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 / 期末考试

山东蓬莱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22-01-05    28    968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赞颂的是

A.长城 B.莫高窟
C.大运河 D.赵州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朝代。下列哪项新农具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唐朝农业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据统计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大约有170万件,比国内所有博物馆藏品的总和还要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现在就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这件珍贵的国宝是

A.《大唐西域记》 B.《金刚经》
C.《天工开物》 D.《丹经》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吸引我的是他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我国经济史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A.魏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
B.唐朝中后期——明清时期
C.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D.南宋时期——明清时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分裂走向统一
C.文明初露曙光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杯酒释兵权 B.在中央设立中书省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中国历代实行文化专制,“xxxxxx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之材有甚于咸阳之郊……”,“xxxxxx”指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归纳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刘涵同学归纳宋朝和清朝的对外贸易机构正确的是

A.宋朝(广州十三行)——清朝(市舶司)
B.宋朝(市舶司)——清朝(广州十三行)
C.宋朝(勾栏)——清朝(市舶司)
D.宋朝(瓦子)——清朝(广州十三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其中的三幅图片,请你给这组图片选择一个标题

A.治国有方的大国明君 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C.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清史稿·圣祖本纪》评价康熙帝说:“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日守成,实同开创焉。”为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一统”,他采取的重要举措有

A.命令郑成功收复台湾
B.指挥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小崔想选一本关于魏、蜀、吴间争斗的长篇历史小说来读,他应选的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水浒传》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

清朝时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 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B.繁盛与危机并存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并存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专题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材料二 宋朝时中外交往活动更加频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七(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材料三 观看下列图片

(3)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据此回答:
(1)结束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2)概括唐朝统治者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3)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4)指出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主要事件。概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今天,国人提出复兴中华,就是要像唐朝那样傲然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1)材料中的“治世”、“盛世”局面分别指的是什么?简要分析“治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2)据材料二,概况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科技的角度论证以上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