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三 / 月考试卷

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

2021-09-04    15    311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回答各题。
 
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
B.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C.图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没有昼夜现象
B.难以获取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的环绕
D.缺少液态的水和适于生活呼吸的大气

“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

A.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7月14日11时 49分
B.纽约(74° W)正值早晨
C.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相当
D.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日期不同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7时12分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24°27′N,54°23′E)启程,开始了为期5个月左右的环球之旅。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后再次回到阿布扎比,总里程约3.5万公里。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四城市中

A.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夏威夷 B.纽约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
C.重庆和纽约同属季风气候 D.阿布扎比淡水资源缺乏

“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期间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夏威夷平均昼长最长
C.阿布扎比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纽约正午物影朝向不变

我国东北某城市(46°N,127.5°E)某公司高层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图完成各题。

在1月份,该城市晴天较多,图中四处停车位中,遮阴条件较好的是

A.a B.b C.c D.d

该公司员工北京时间8点上班,17时下班,6月某日天气晴好,员工上班时停在d车位时刚刚被办公楼遮住阳光,下班时,该员工的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间约为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下图为8月某日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回答各题。

四地中

A.自转线速度排序:①=②>③>④
B.自转角速度排序: ④>③>②>①
C.夜长排序:④>②>①>③
D.正午太阳高度排序:①=②>③>④

④ 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九寨沟瀑布景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圈层,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示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圈层是连续的规则的圈层
B.景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乙圈层
C.丙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D.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全部属于外部圈层

与图示景观所在省区主要气候类型成因相同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

符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河流可能有两次汛期
C.植被覆盖率低 D.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图中四地地形判读和可能见到的风景是

A.甲是陡崖,可俯瞰针叶林海
B.乙是山脊,可一览众山小
C.丙是山谷,可观赏急流飞瀑
D.丁是鞍部,可欣赏溪流潺潺

下图为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四地天气形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 B.乙附近地区寒冷少雨
C.丙地盛行上升气流 D.丁所属气压带被高压切断

该月,世界各地地理特征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南风
B.美国西南部森林火险等级高
C.澳大利亚悉尼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读极点俯视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各题。
图中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心为南极 B.甲为赤道低气压
C.乙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D.①、② 位于中纬度、东半球

图示季节

A.罗马高温多雨 B.长江中下游防汛任务严峻
C.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 D.南极科考迎来黄金时期

读北京市2015年7月22日~26日天气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

与北京天气变化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该段期间一定受台风影响 B.降雨多与锋面雨的移动有关
C.降雨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D.该段期间北京受亚洲高压控制

7月22日和7月23日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是

A.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B.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夜晚地面辐射作用强 D.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读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各题。

此时

A.甲地可能出现降水 B.乙地受高气压控制
C.戊地天气晴朗 D.丁地可能刮东南风

若甲所处天气系统逐渐增强并向北移动,则

A.此时为南半球夏季
B.华北地区即将迎来伏旱
C.孟买受东北季风影响
D.我国西南地区需加强地质灾害预防

读奥运会举办城市资料图,完成各题。

四城市气候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最大 B.乙地气候海洋性最强
C.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 D.丁地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

四城市气候成因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B.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C.丙地终年受西风的影响
D.丁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回答各题。
  
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
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4)分析西北地区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2015年3月28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下列四地著名建筑物灯光先后熄灭的顺序是              
                
①埃菲尔铁塔       ②联合国总部大厦    ③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悉尼歌剧院
(2)四地建筑物正午影子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一个月内变化有何差异?
(3)分析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二个月内傍晚亮灯时间如何变化及原因?
(4)“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公民还可以力所能及的做哪些事情,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下面的图 I 是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单位:百帕)状况分布图,图 II 是某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 I 为1月还是7月的气压状况分布图,说明其理由。
(2)试分析图 II 中甲地降水少的原因。
(3)图 II 中乙、丙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试分析乙地难以形成与丙地相同气候类型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