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期末考试

黑龙江龙东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2021-08-27    56    1026   

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及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C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所以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无机自然界相同
C.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组成细胞中各种化合物
D.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碱基 B.氨基酸
C.甘油 D.核苷酸

某多肽链为199肽,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并且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分别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的个数为

A.a-199、(b-200)/2
B.a-200、b-200
C.a-199、(b-199)/2
D.a-200、(b-200)/2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他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是生产者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具有细胞核结构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②两者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也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验的是 (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用低倍镜即可
C.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D.甲基绿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线粒体,两者的生命活动均不需要氧气
B.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无叶绿体,两者都不能合成有机物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有细胞骨架,此结构具有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作用
D.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中均有溶酶体,被此结构分解后的产物都会排除细胞外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试管中加入层析液,使液面高度低于滤液细线
B.解离的洋葱根尖先用龙胆紫染色,然后进行漂洗
C.进行酵母菌计数前,先将浓度较大的培养液稀释
D.划线接种之前,接种环灼烧灭菌并冷却后使用

真核细胞中的物质合成及其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tRNA的合成—细胞核
B.抗体合成—核糖体
C.磷脂的合成—溶酶体
D.C3的合成—叶绿体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囊泡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运输可以实现细胞中生物膜的更新
B.只有大分子物质才通过囊泡运输
C.囊泡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并消耗能量
D.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中起枢纽作用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所以具有高效性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均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酶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被分解
D.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失活

下列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叙述比较合理的一项是

A.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三类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
C.都发生了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D.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都受机体控制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 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B.高尔基体是合成并加工肽链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下降
B.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活动状态不同
C.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发生改变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含有DNA,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B.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C.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
D.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

A.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
B.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贮能物质
D.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在?

A.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C.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D.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C.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D.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叶绿体
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脂肪有储存能量、调节代谢、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等功能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下列有关“骨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D.DNA分子以碱基对为基本骨架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B.3H标记的某氨基酸进入细胞后,3H会依次出现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C.若该细胞是体细胞,其增殖方式一定通过有丝分裂
D.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的体积会减小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
B.②过程需要氧,发生场所是线粒体
C.③过程中产生ATP,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进行
D.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物质是丙酮酸

下列对生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蛋白质
B.衣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蓝藻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C.肺炎双球菌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

下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蓝藻和绿藻中结构③的形成与结构⑥有关
B.结构①和⑤存在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C.一定含磷元素的细胞器是①③④⑤
D.能实现遗传信息转录的是①、③和⑦

将某植物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和水分都不再进入细胞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分子水

下图中甲、乙表示同一植物中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半保留复制决定了甲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
B.乙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C.甲在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个乙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会成倍增加

下列能正确反映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

A.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B.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D.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U型管底部中间用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如下图示。一段时间后

A.左侧液面升高 B.右侧液面升高
C.左侧渗透压升高 D.右侧渗透压下降

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关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实验对象为酵母菌,装置密闭,则检测用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B.如果实验对象为乳酸菌,装置密闭,则检测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混浊
C.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蓝时间不同
D.如果实验对象为乳酸菌,装置密闭,可以使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
B.有氧条件下,过程①、②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
D.用18O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可检侧到18O

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C.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缬氨毒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毒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下列判断错误的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实验证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
D.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与有机物的氧化有密切关系的膜和完成与内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膜分别是 (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内膜  ③线粒体外膜     ④内质网膜

A.②④ B.③④
C.②① D.③①

不能合成多糖的结构是 ( )

A.叶绿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检测癌细胞的方式有多种。现若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通常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
B.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下列对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差速离心法可将④和⑥进行分离,以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B.若要获得图乙,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等处理
C.若图乙取材于洋葱根尖,细胞中一般不具有①、③、④结构
D.在有丝分裂实验中,图乙a、c所代表的时期光学显微镜下一般观察不到②③④⑤⑥

该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第Ⅰ部分下面左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图是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填空:

(1)左图中虚线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左图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BC段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_____消失,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左图中的字母填空:
①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对比,不同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的_________(细胞器)在AB段倍增。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_________(填字母)期不形成       ,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把细胞分裂成两部分。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密闭实验装置,两组实验中所用器材完全相同,装置中A、B植物生长状现相同且质量相等,小烧杯中为足量CO2缓冲液,阀门1、2处于关闭状态。实验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不考虑光照对呼吸的影响),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实验,每隔30min测定一次,多次测量后得到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ADP、C3和C5       最先发生量的变化,其中      的量会短时间增加。
(2)在测定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需要对实验做出相应的调整是             
(3)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相同时间内A植物制造的O2量比B植物           (多/少)。当光照强度为d时,每日连续光照12h,一昼夜中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用O2释放量表示)为         mg,两植物的O2释放量的差值为          mg。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______,原因是缺乏______。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__    ____,伴随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反应式为______.
(3)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
(4)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比较表:

被检测的物质
试剂
现象(颜色)
CO2
澄清的石灰水
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①______
酒精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②______

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

(1)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在有丝分裂时期能发出星射线的结构是[ ]________。
(2)从细胞核的结构看,图1细胞与乳酸菌相比,该细胞属于______细胞,二者细胞结构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2中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问题:

(1)离体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的培养基的形态是     ,培养中常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3)图示植物组织培养的部分过程:b过程是          ,c过程是          ,A是

分析下面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含义。[1]                       [2]                 [3]
(2)该装置为               蒸馏装置,其原理是               ,按原料放置的位置,对于玫瑰精油的提取,属于          蒸馏。若萃取玫瑰精油,此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为                   
(3)分离后的油层中,有一定的水分,此时可加入             进行吸水,放置过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