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中考试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

2021-08-27    25    363   

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燃烧前要点燃
C.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D.燃烧时镁条迅速变短

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Na B.C C.H D.O

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是
            

A.量筒读数 B.滴加少量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

属于纯净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清新空气 C.冰水 D.大理石

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氢氧化钙——CaOH2
C.二氧化锰——MNO2
D.食盐——NaCl

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SO2 浓度 B.O2 浓度 C.N2 浓度 D.H2O 浓度

不属于化合物的是

A.MgO B.CO2 C.O2 D.CaO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Mg+O22MgO
B.2H2+O22H2O
C.2KMnO4 K2MnO4+MnO2+O2
D.H2O+ CO2+CaCO3Ca(HCO3)2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液氮温度低——保护粮食瓜果
C.氢气有可燃性——作燃料
D.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八月桂花香
分子不停地运动
B
热胀冷缩
分子间间隔改变
C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_26kg
分子质量很小
D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
氧分子体积变小

 

加热50mL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

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

下列符号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2H——两个氢原子
B.SO2——二氧化硫中含有二个氧原子
C.OH——氢氧根
D.2H2O——两个水分子

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8gCO含有2mol原子
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g
D.1个硫原子的质量是32g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右图表示实验室制氧气中一定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

A.生成的质量
B.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
D.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二个钙原子         ;三个氮气分子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1)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 ;
(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
(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4)0.1mol青蒿素中约含有                 个青蒿素分子。

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本题涉及到的物质均用化学式填写):
(1)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占空气体积78%的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供给呼吸的是              
(2)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78.5

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工业制氧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5℃,收集逸出的物质,它能使燃着的木条         ,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继续升温至-183℃,逸出的物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清澈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④洗菜后的水可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4)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其原理是:Cl2+H2O→HClO+X,则X为                 ;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                
(5)食盐提取自海水。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                    、a(填编号)。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纯度偏低,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 溶解时加水过多         B.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湿      D.蒸发皿上有精盐残余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               
(2)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先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填“a”或“b”)处。写出以A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上图E或           ,选择E的理由是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其物质的量为               mol。
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为测定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                (填编号)。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3)   
(2)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  (34)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右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
水的体积
烧杯中
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
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改进实验后与铁反应的氧气为           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可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