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三 / 期中考试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21-08-24    28    678   

下列细胞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液泡 D.染色体

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癌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线粒体和细菌大小相似,都含核糖体,DNA分子都是环状的,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自身的一部分蛋白质
B.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和细菌的方式可能相同
D.线粒体膜和细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人体中神经细胞有突起,而肝细胞没有突起。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rRNA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下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细胞壁且具有中心体,一定是低等植物细胞
B.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进行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

果蝇某眼色基因编码前2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在下图的某一端,起始密码子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果蝇受精卵连续分裂三次,合成该基因需游离的腺嘌呤42个
B.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
C.a链中箭头所指碱基A突变为C,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CGA
D.RNA聚合酶可以启动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l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B.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C.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但呼吸速率减慢
D.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狗的大小差异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影响狗体型的基因有IGF—l基因和S基因,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l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基因和IGF—l基因是等位基因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
C.两种基因翻译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D.大型品系的狗不能进行IGF—l基因的转录

血友病和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患血友病,妻子只患色盲,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儿子,妻子再次怀孕后经产前检测是女儿。下列对此家庭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对夫妻均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B.女儿不可能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C.如果女儿也同时患两种病,一定是她的母亲发生了基因突变
D.女儿将来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8

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l/4
B.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没有茎卷须最短的个体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子代中cc个体占l/4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CO2
C.胰岛素
D.K+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植株,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已知玉米子粒有色与无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l: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子代中玉米无色子粒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D.两对等位基因也有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
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H2O2能将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dG),8-oxodG与腺嘌呤互补配对。若DNA片段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该片段经三次复制形成子代D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氧化损伤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含有8-oxodG的子代DNA分子有1个或2个
C.与变异前相比,子代DNA有一半热稳定性下降
D.变异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B.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I-l、III-7、III-9患有甲种遗传病,I-2、III-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图中III-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III-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III-8与III-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16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不合理的是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不一定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l/2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坐标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若图1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两点)。
(2)若图l所示细胞为神经细胞,则细胞中的ATP来自______________,ATP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葡萄糖消耗增加,但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对应图3的_____________段。理论上讲,图2所示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____种。若A、a、B、b分别位于①②③④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4种精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1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吸水能力影响的差异)。请回答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___________和细胞壁发生分离。高浓度的NaC1溶液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阶段,短期内细胞内C3含量相对会__________。
(2)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__比较上述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而不能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比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    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据下表2计算,当光强为3klx时,A与B两种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mg/l00cm2叶·小时。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豆荚饱满、黄子叶、高茎和豆荚皱缩、绿子叶、矮茎的两个品系豌豆,通过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杂交实验如下

(1)只凭上述依据___________(能、不能)确定豆荚性状中的显性和隐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将反交实验中母本所结的种子播种,连续自交两代,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_;F2中任选一植株,观察其所结种子子叶颜色为___________。
(3)将豆荚饱满、高茎和豆荚皱缩、矮茎杂交,F1自交,对F2的统计数据如下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是、不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豌豆(2n=14)的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在♀AA×♂aa杂交中,若个别细胞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都移向同一极,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起着作用。

I.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羽毛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___________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_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II.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
(2)用双杂合子雄蝇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白眼)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在近千次上述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__________观察切片,统计_____________的比例,并比较双杂合子雄蝇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