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中考试

江苏江阴华士、成化、山观三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2021-08-23    20    191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A.指南针 B.GPS设备 C.遥感图像 D.地形图

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流较多,气候冷湿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
④植被稀少          ⑤夏季高温多雨,积雪融化,河水泛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荒垦殖 B.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密度大
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 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问题。

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 D.地质构造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A.航天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地区。图甲、乙、丙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三角洲发展的不利条件

A.交通不便 B.矿产短缺
C.市场狭小 D.水资源短缺

甲三角洲的工业发展主向为

A.发展重化工基地
B.发展加工工业,产品以内需为主
C.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出口加工、高技术工业
D.我国能源基地

丙三角洲面临的气候灾害为

A.台风 B.伏旱 C.春旱 D.热带气旋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江苏省有大片未开垦的滩涂资源,这里是重要的鱼虾贝类的产区,有众多的资源供开发。江苏沿岸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

A.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
C.红树林海岸 D.砂质海岸

人们利用海岸的同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开发海滨浴场,会使海岸岩石受到破坏
B.大面积采石挖沙,会使海岸退缩,陆地面积增大
C.修筑海堤,会使大量砂石在近岸堆积,影响海轮的停靠
D.海岸围垦,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系统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降水和气温特点看,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暖温带 D.亚热带

该区是我国重要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其发展有赖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先进的技术水平 D.低廉的土地价格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A.日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C.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D.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

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以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缺乏

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开发方向 D.交通运输方式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对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多选)(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山区。
材料二:图Ⅰ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黄土高原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材料三:图Ⅱ为“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

(1)图Ⅰ中,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__。
(2)试简述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_______________。
(3)图Ⅰ中甲、乙两地生态环境的治理,都必须首先解决当地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如果开发可再生能源,则甲地应开发_____和_____;乙地应开发________和沼气。
(4)结合图Ⅱ分析,南方发展沼气优势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及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图,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南海明珠”之称。
(1)简析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
(2)近年来,长三角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简要说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所在。
(3)简要分析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读“珠江水系图”,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地理条件
开发建设
基本内容
出现的
主要问题
综合治理的
对策与措施
红水河河段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水量丰富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1)     


(2)生态环境:    。
灾害:滑坡、泥石流
(3)    ,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西江河段
地形:盆地、丘陵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河道曲折
资源:多种矿产资源
(4)农业开发梯田,       


灾害:洪涝
交通:航道淤塞
(5)       


珠江河段
(6)地形:    
气候: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河网密布
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
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
航运便利
(7)灾害:

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
修筑和加固堤坝,城市环境治理

 

读下列两幅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的海岸属于      类型的海岸。该海岸具有的独特的地形是   ,具有               的特征。
(2)图乙中的海岸属于     类型的海岸,该类型海岸主要分布在      ,适宜开展   
(3)如果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红树林海岸的是     ,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是    。(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发育成优良海港的是   (甲或乙),请分析甲、乙海岸说明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