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末考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一上五校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21-08-23    22    1332   

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到目前为止,已知该图中存在生命的天体是

A.A B.B C.C D.D

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

A.小行星 B.流星 C.恒星 D.行星

读下面“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此图所反映了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读 “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②表示

A.大气吸收 B.太阳辐射
C.大气反射 D.地面辐射

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图中

A.② B.③ C.④ D.⑤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是图中的

A.② B.③ C.④ D.⑤

2015年0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 B.湖水大量下渗
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 D.湖水大量蒸发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水汽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陆之间
B.水循环能塑造和改变地表形态
C.水循环只促进地球上水的更新,不传递能量
D.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降水等环节不连续运动过程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下图中a图是地质构造图,b图是华山西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垒

华山西峰地势陡峭,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华山的地质构造与图中的哪处一样?

A.甲 B.乙 C.丙 D.丁

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山脉是由花岗岩组成的浑然巨石,岩石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从岩石的成因看,花岗岩属于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 D.喷出型岩浆岩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分别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甲去了新疆,你认为最有可能是甲同学绘制的是哪幅图?

A.A图 B.B图 C.C 图 D.D图

学生甲描绘的地貌主要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某个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A.热力环流 B.海陆热力差异
C.温室效应 D.风的形成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记录的部分资料,表格中所统计的数据表明18—21日间当地受到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下面图中的哪幅图?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A.A图            B.B图            C.C 图             D.D图

下图是某日影响甲地(110°E、40°N)和乙地(120°E、45°N)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在该天气系统的影响下,乙地的雨区表示正确的是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温带地区
C.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一定是受季风影响形成的
B.一定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
C.受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形成的
D.可能是受季风影响形成的,也可能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国人口总数最多的时候是图中的     时间:

A.② B.③ C.④ D.⑤

图中所示③到⑤期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B.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布局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环状分布 D.点状分布

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气候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环流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6月份,若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并长时间停留,将导致我国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旅游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下图是“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回答问题。
绿色电力一般指没有污染,可以再生的能源发电,下列电能属于绿色电力的是

A.燃料油发电、水电 B.潮汐能发电、地热发电
C.核电、火电 D.风能发电、生物能燃烧发电

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但对某些地区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
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
C.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地的农作物产量都提高
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温暖、适于农作物生长

2015年1月5日上午,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区、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涉及户籍、教育、交通、市民卡、就业和社保等9大领域,均与广大市民群众密切相关。练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萧山区、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治理环境问题,根治各种“城市病”
C.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萧山区、余杭区相对于杭州市主城区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城市等级低  ②职能种类多  ③服务范围小  ④人口数量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随着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这里多雨的原因是_____                 
(2)C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       __ _,盛行        气流,该气压带形成的因素是      因素。
(3)在气压带c和e之间的是___ _____(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受这种风的控制形成________气候。
受c和d交替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4)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如图所示北半球是         季节,①海域的洋流呈             流动。
(2)图中在①②③④中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③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处,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4)洋流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对流经地区的沿岸气候有_______作用。
(5)半年后,影响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