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水日”和 “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
B.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
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 | B.河流水 | C.冰川水 | D.大气水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 B.泥水 | C.肥皂水 | D.碘酒 |
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
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分子电解生成氧分子和氢分子
③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浦阳江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 B.沉淀法 | C.蒸馏法 | D.煮到沸腾 |
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
B.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C.甲的密度比乙大 |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甲受到的浮力 |
我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我市气候的是( )
A.冬天寒冷干燥 |
B.明天多云转阴 |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为Ⅱ级 |
D.今天最高气温25℃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
C.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ρ甲=ρ乙 |
B.F甲>F乙,ρ甲>ρ乙 |
C.F甲<F乙,ρ甲>ρ乙 |
D.F甲=F乙,ρ甲<ρ乙 |
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这次海试期间网民们猜测“辽宁舰”很可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舰载机起降测试。下图为“辽宁舰”的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的情景,当飞机降落在航母上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B.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
C.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
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菲特”登陆我省前夕,我省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 )
A.狂风暴雨 | B.寒潮 | C.地震 | D.沙尘暴 |
一长方体铁块按图甲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液体浮力F浮的大小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向烧杯的水中加氢氧化钠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D.向烧杯的水加硝酸铵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C.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
D.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 |
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B.均为不饱和溶液 |
C.溶质质量相同 | D.溶剂质量相同 |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
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 中产生的气体可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10月,中国北京,世界上最大的橡皮鸭亮相,吸引众多观众目光。这只橡皮鸭高16.500米,长19.2米,质量约为600千克。
(1)要使橡皮鸭“站立”起来,需要往里面充入大量空气。充完气后橡皮鸭内部空气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部大气压。
(2)橡皮鸭在水中处于 状态(“漂浮”、“悬浮”、“上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g取10牛/千克)
有力地向世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 ,通常把这个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实 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 (选填:“上层最咸”、“下层最咸”、“中层最咸”、“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了 。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 ,水的沸点较 的缘故。(选填“低”或“高”)
根据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表示的溶液为M在t2℃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A点对应的100 g溶液恒温蒸发10 g水,可析出M的
质量为 g,剩下的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为 。
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台湾的火烧寮有丰富的降水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
C.调节游码 | D.添加砝码 |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如图。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则:
(1)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 ℃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
如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处的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
(2)b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因为该地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 _ ___、_____ _____.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0C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 ___g。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0C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___t2(填“>”、“<”或“=”)。
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纯牛奶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A和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 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 。
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得到了下表数据。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 。
实验 |
1 |
2 |
3 |
4 |
P(×105帕) |
2.4 |
1.2 |
0.8 |
0.6 |
V(×10-5立方米) |
1 |
2 |
3 |
4 |
竹筏漂流是一项旅游项目,它利用水对竹筏的浮力来达到载人的目的。若有一根体积是0.05m3的竹子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0.02m3。(g=10牛/千克)求:
(1)一根竹子受到的浮力。
(2)一根竹子的质量和密度
(3)若将这样的竹子12根捆在一起做成竹筏来载游客,最多能载几位?(设游客的平均体重为600牛,游客不能浸入水中)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配制稀硫酸的实验时观察瓶上的标签,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瓶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其中含溶质硫酸为多少?
(2)该同学利用这瓶浓硫酸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600克,则他需要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应加入蒸馏水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