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配不均匀 |
B.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 |
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 B.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
小明与同学在操场上放风筝时,突然小明手中断了线的风筝向东南方向飘去,以下对风筝飞翔的原理与当时的风向判断正确是( )
A.浮力东南风 |
B.浮力 西北风 |
C.气压与流速的关系东南风 |
D.气压与流速的关系西北风 |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增加 |
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同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
A.F1>F2、p1>p2 | B.F1=F2、p1>p2 |
C.F1<F2、p1=p2 | D.F1=F2、p1=p2 |
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
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
B.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
D.一个人持续24h发热39℃,则该人体此时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
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
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
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
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
C.由血压压入试管 |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
用实验研究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
材料 |
编号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材料 |
编号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镍铬合金 |
① |
1 |
0.5 |
锰铜 |
⑤ |
1 |
0.5 |
② |
1 |
1 |
⑥ |
1 |
1 |
||
③ |
1.5 |
0.5 |
⑦ |
1.5 |
0.5 |
||
④ |
1.5 |
1 |
⑧ |
1.5 |
1 |
你认为下面对导体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③ ④ ⑤ ⑥ B.② ③ ⑥ ⑦ C.① ⑤ ⑥ ⑦ D.⑤ ⑥ ⑦ ⑧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
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1、S2后发现,灯L1亮,L2却不亮,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电池两极与电路接触不良 |
B.S2两接线柱可能短路 |
C.灯L2两接线柱与电路接触不良 |
D.S1接触不良 |
下列关于电阻和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是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电流越大,电阻越大 |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
C.金属导体中电子定向移动烦人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
D.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
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镉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 )
A.细导体的电阻小于粗导体的电阻 |
B.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小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
C.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大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
D.通过细导体的电流等于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7 |
0 |
3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
C.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 |
D.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 |
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物质。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源B为 (正极或负极),C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 ,检验D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实验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3)过若干小时后,②将受_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 B.大风 |
C.气温下降 | D.气温升高 |
植物胚芽出土后,受到阳光的影响,茎并不是笔直向上生长的,而是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这种现象被称为 性,是植物对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受植物激素的影响。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 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甲所示是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 根据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 (写出一种可能)。
(2) 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的。
(3) 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口径应该是 选填“A”、“B” 或“C”)
正常的血糖除饭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略有升高外,其它时间基本维持在0.1% 左右。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图甲。回答:
(1)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
(2)1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 (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的作用。
(3)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据图回答。
(a)蔗糖在60℃时的溶解度为 克。此温度下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 6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10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等于 。
(c)要将已配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该蔗糖溶液m克,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克。
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升高”或“降低”),从而使饭菜熟得更快。已知某高压锅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限压阀质量为m,大气压为Ρ0,该锅内最大压强为 。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 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 ,以加强制冷效果。
(3)如图所示:吸盘挂钩能吸在竖直墙上,是 作用的结果。在向下的拉力作用下没有掉下来,是因为 的作用。
(4)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
(5)青岛是山东有名的避暑胜地,而同纬度济南夏季则高温炎热。影响的因素是 。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3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小球的体积为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N。
如图甲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
(1)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图中报警灯是 (选填“L1”或“L2”)灯,此报警器中的风力探头应用了 原理。
(2)小王同学认为图甲所示的风力报警器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因为若不在报警器的附近,人们就无法看到报警灯的工作状况。小王认为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铃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你电铃(符号)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电路,在答题卡乙图中把电路补充完整。
.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雨同学准备配制10%的食盐溶液,下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的序号表示小雨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2)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则称取的食盐质量为
(3) 称量食盐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为1g/mL).
(5)小雨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 .
A.砝码生锈 | B.取水时仰视读数 | C.食盐中含有杂质 | D.溶液从烧杯倒入瓶中时洒出 |
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
B |
C |
D |
E |
F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2.6 |
2.5 |
2.4 |
2.4 |
2.3 |
(2)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得出浮力与 有关。
(3)小明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 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 N,
(4)步骤B与D比较,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 N。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请你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用笔画代替导线连接好实际电路。要求: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电流表均选小量程)
(2)合上开关S后, 发现电流指针如图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_ 。排除故障后,电流表A1和A2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 ,后来又测得通过L1的电流是0.2A。于是他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为 。
(3)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_ ,应如何改正 _ 。
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 ,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步骤四中,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地“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________________越大. 下列哪些实验用到了类似的方法 ____
A.用水流来类比电流; |
B.用刻度尺下落的距离反应测试者的反应速度; |
C.用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体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
D.用水银柱的高度测得大气压强的大小。 |
小刚自制了一个泡沫救生圈,其质量为8千克,体积为0.06 米3。求:
(1)当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多大?
(2)当小刚躺到救生圈上面时,救生圈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小刚的重力是多少?
(g=10 N/kg )
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m |
(1)表中 m= _________;
(2) 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是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 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规模破坏森林.这些行为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多,进而引起了全球气温普遍升高.这种现象称为 。全球变暖的后果是旱涝灾害频繁、沙尘暴有增无减、台风更加猛烈……而令人担心的是海水的膨胀、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从而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沿海低地被淹没……那时候,所有沿海国家都会受到海水的入侵,他们将为保护沿海城市和土地付出昂贵的代价……当然,中国也不例外.
请你通过所学知识证明漂浮在盐水中的冰块融化后液面上升。
近期,杭州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A地段分三组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测试结果如下表: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车流量设置为实验的变量,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市区的A地段,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 时段最大。
(2)如今治理雾霾是我们身边重大的事了,而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PM2.5中“2.5”的单位是nm
C.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⑶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过年时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C.提倡秸秆焚烧 D.减少汽车的使用,近距离提倡自行车出行
(4)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
(5)在一个雾霾的早晨,王先生开车在杭州绕城高速上行驶,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突然,他的右腿上被蚊子叮咬后感到痛痒,痛痒感觉在 产生。
②他低头去抓痒时,前面那辆车突然刹车,他来不及刹车,结果追尾了,他自己的右腿在车祸中被夹伤。若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那么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