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中考试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一模化学试卷

2021-08-20    29    158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棉线织成布
C.食物腐烂 D.把石蜡加热熔化

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B.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N2 B.2N2 C.2N D.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 B. Si C. O D.Al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 CaOH B.氯化钾 KCl2
C.硫酸钠 Na2SO4 D.氧化铁 FeO

“八月丹桂飘香”,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碳、氧、氢、氮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氧气可作助燃剂
B.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D.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

某种氮的氧化物曾作医用麻醉剂,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是

A.N2O B.NO C.N2O3 D.NO2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该生面对刻度,量筒摆放平稳,他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有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用下列方法能最简单加以鉴别的是

A.测密度 B.带火星的木条 C.燃着的木条 D.澄清石灰水

某硝酸铵样品,经测定含氮量为25%,已知该样品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样品可能混有下列物质中的

A.NH4 Cl B.(NH4)2SO4 C.CO(NH2)2 D.NH4HCO3

(填写化学符号:①2个硫原子           ;②三个氨气分子         
③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④两个钠离子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反应基本类型:
(1)水通电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  )反应。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
(3)镁在氧气中燃烧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

(1)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所用的小卵石、石英沙等的作用是                 ,起吸附作用的是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检验日常使用的自来水是不是硬水,可用                  检验,倘若检验得出是硬水,生活中可采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3)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5)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使用节水龙头

(1)实验室里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不能用手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不得用嘴        
(2)向试管里添加双氧水时,先将瓶塞拿下,        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要          ,瓶口要            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双氧水,倒完后,立即                
(3)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是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量筒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碘元素”或“碘单质”)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___________mg(计算结果保留到0.1 mg)。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②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               种单质。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如图所示,将a、b两片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分别放在装有浓氨水的两只试管的上方,片刻后看到b片滤纸比a片滤纸先变红,由此你能得出的关于物质或分子的性质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王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王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燃着的石蜡插入集气瓶中
石蜡燃烧得更旺
文字表达式I

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