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 / 期末考试

江苏泰兴黄桥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

2021-12-23    36    2352   

关于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
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圆
C.纬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
D.沿同一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它的地面标志在美国的华盛顿
D.它基本上从大洋上穿过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全球变暖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C.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江苏地图 D.泰州地图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下列的比例尺合适的是

A.1:1000
B.1/4000 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1:100 000

甲点位于40°E、20°N,乙点位于60°E、20°S,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地球表面共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欧洲和大西洋 B.大洋洲和北冰洋 C.亚洲和印度洋 D.北美洲和太平洋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被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水往低处流 B.喜马拉雅山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更替

下列是由于围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造陆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并引起强烈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你用地理知识判断产生这次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地区为绿色时,说明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下列关于天气或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和气候一样,它是时刻变化的
B.终年炎热、干燥少雨描写的是天气
C.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气候特征

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D.程门立雪

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A.7月 B.1月 C.8月 D.2月

下列关于等温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闭合成圈的地方,是高温或低温中心
D.平原地区等温线较弯曲,山区等温线较平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雨 B.降雪 C.冰雹 D.雾

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增多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温带地区降水多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来自亚洲各地的12 000多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亚洲运动会组织者将运动会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主要是考虑这一时期

A.气温温暖舒适,晴天较多
B.气温低,降雪量大,方便开展冰雪运动
C.雨天多,可以缓解暑热
D.为一年中鲜花开放最盛时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运动会时期,某运动员打电话回家时问道,“家乡下雪了吗?”这位运动员可能来自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朝鲜 D.沙特阿拉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指什么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下列举措中,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a、使用节能灯 b、空调的温度要适当 c、大量造纸 d、植树造林

A.a、b B.c、d C.a、b、d D.a、b、c、d

寒假时,长春的小王一家到海南旅游,一路上他们不断地脱下暂时不穿的衣服。原因是一路上

A.纬度变化导致气温变化
B.距海远近不同导致将水变化
C.海拔不同导致气温和降水变化
D.先受寒流后受暖流的影响

某国家2011年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   B、-0.07%   C-0.7%   D、9.7%
目前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某市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人口为25万人,该市人口密度为

A.25人/平方千米 B.2.5人/平方千米 C.2500人/平方千米 D.250人/平方千米

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阿拉伯语 B.汉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喜欢白色,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夜晚人民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

A.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气候炎热干燥 D.经济富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经纬度(                         )。
(2)图中地理事物名称:①              洲,②           洋。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④是____________山,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③            运河。
(3)亚欧大陆气候特征复杂多样。观察A、B、C三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造成三种气候类型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气候的特征为                  。

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很新奇。下图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亚欧大陆、欧洲及北美大陆的发达国家都相邻的大洋是______    洋。
(2)从图中可以判断,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和      洲。
(3)国际上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说成“                 ”。
(4)我们中国位于         洲,她属于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带来的问题.
(2)世界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在              、           等方面。
(3)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例所代表的人种:①          人种;②         人种;③          人种。
(2)黄色人种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洲。
(3)人种较为单一、几乎全部为白色人种的是            洲。
(4)非洲中部和南部广大地区,以           人种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       带地区。亚洲南部和美洲及大洋洲西北部之所以此人种较多,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