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期中考试

[湖北]2010年湖北省“9 4”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2020-03-18    34    395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局部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_______________。
(2)图中b激素是_______________,③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促进或抑制)④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
(3)人体内血糖浓度高于______________时会出现尿糖,可以用___________试剂检测。糖尿病患者也会尿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出现高血糖。

关于下面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 B.图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图中所有的A代表相同的含义 D.此过程的产物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移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
B.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能被一种转移RAN转运
C.密码子GCA在人的细胞和狗的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D.有多少种密码子就有多少种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C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B.图中的酶A、B、C都是蛋白酶
C.若基因A不表达,则基因B和C也不表达
D.图中①为基因表达过程,②为脱氨基作用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有A和a的分离
B.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个体为纯合体
C.F1自交时产生的配子雌雄比例和显隐性比例都是1∶1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男孩正常,女孩患有某种遗传病。若这男孩长大以后和一个其母为该遗传病患者的正常女人结婚,婚后生了一个表现正常的儿子。则这个儿子携带该患病基因的几率是

A.11/18 B.5/9 C.4/9 D.3/5

Dd、Tt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中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稳定遗传的个体占9/16
B.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若产生的配子中有tt类型,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授粉后,所结果实基因型为DdTt
D.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DdTt×ddtt

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wwDd           B.wwDD           C.Wwdd          D.WwDd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下列关于基因型、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

下图是人类某些遗传病的系谱图。在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根据图谱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谱②肯定是显性遗传病 B.图谱①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图谱③不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 D.图谱④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的瞬间实现的
B.一对健康夫妇所生色盲病孩必为男性
C.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能为44条常染色体+XX
D.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或只含有一条染色体
②一个体细胞中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一定相同
③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染色体中DNA的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⑤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出现新性状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D.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C.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D.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反复取食树洞中的蚂蚁不断伸长的结果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的地雀物种
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不同小岛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就逐渐出现差异,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神农架全部的动物和绿色植物         ②西陵峡里的全部生物
③东湖中的所有鲤鱼                   ④武当山上全部的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③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②①④[来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C.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去除杂草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下列生产活动中,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是
①在鄱阳湖区围湖造田   ②开垦山地   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时适量地捕捞湖泊中的成鱼⑥用电瓶打鱼

A.①②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有三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C.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下列关于血糖平衡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中,不同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B.血糖平衡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C.切除下丘脑,胰岛对血糖的调节将不受影响
D.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降低的调节过程为反馈调节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皮肤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冷觉感受器兴奋

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
B.细菌、病毒都可能成为1
C.丁可长期保持对1的记忆功能
D.与2的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
B.A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C.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D.E代表H2O,F代表NADPH

下列有关的各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中原理分析不当的是

A.在甘蔗的隔行间种植小麦,有利于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B.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植油菜,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一块地里今年种大豆明年种花生,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利用率
D.合理密植,既有利于提高了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充分利用了光能

下列关于生物固氮和碳循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圆褐固氮菌的浸出液涂抹扦插枝条基部,枝条容易生根
B.生物固氮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N2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C.根瘤菌是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在土壤中能够独立固氮
D.反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N2

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遗传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总是和母本一样
B.核遗传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的表现型总是相同
C.核遗传和质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质遗传物质都是随机地、不均等分配

下图是某生物的基因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结合在基因上后,开始合成mRNA的位置是a
B.有该基因的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图中具有遗传效应的区段只有c、e、g
D.该基因中不能参与转录的区段是a、b、h

下图为常见的几种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途径1所示的育种方式中,新品种的选择往往从_________植株开始。
(2)途径2、4都常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_____处理幼苗,以诱发其发生染色体变异。
(3)途径3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途径3中所用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4条途径最终都能获得作物新品种,但能产生出新物种的途径是______。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代号)
(2)试列举两例图中的物质Y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F在⑩处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D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E或F。
(4)若麻风杆菌侵入机体,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得以消灭。(用数字序号表示)
(5)物质X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若其吸附在皮肤细胞表面,与相应的物质结合,使皮肤细胞释放出____________等物质,引起皮肤出现红肿。

下图是某种植物叶片横切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植物体内,与CO2结合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A、B细胞中O2浓度较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另一种植物,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的大玻璃钟罩,结合上图所示植物,通过实验对此作出初步判断。
Ⅰ.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方法步骤:将两种植物一起栽种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给与一定条件培养若干天后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
Ⅲ.预期结果: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植物是C3植物;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植物是C4植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