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中考试

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地理试卷

2021-08-20    20    957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C.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干湿区 ③三江平原 ④无锡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甲中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图乙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规划》,2014年10月“南水”正式进京,每年输入约10亿立方米。但有关部门表示,“南水”并不能真正解“北渴”。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调水线路A、B、C三段中,可以自流的是
A.A        B.B
C.C        D.均不能自流
“南水”并不能真正解“北渴”的根本原因是

A.北京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B.南方水资源数量小有限
C.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矛盾突出
D.“南水”的水质污染严重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能有效监测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是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人均耕地多 D.光热资源充足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市制鞋企业转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市鞋企到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缅甸等地设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该市鞋企的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可能有

A.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减少当地就业机会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B.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C.梯级开发 D.防洪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

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下列属于内海的是

A.地中海 B.阿拉伯海
C.东海 D.黄海

图示海岸类型为

A.基岩海岸 B.生物海岸
C.淤泥海岸 D.三角洲海岸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B.蓄水灌溉农田
C.开发水能资源 D.发展水产养殖

话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术
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B.甲地的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
C.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D.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河北、山西 B.云南、贵州
C.黑龙江、吉林 D.甘肃、内蒙古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甲是某流域10年前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结合材料,图中B支流上游开发利用的方向有             、            ,C支流在开发       方面更具有优势。
(2)根据图丙分析该地区气候条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优点是                。
(3)指出图乙中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
(4)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目前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双方将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包括俄中“东线”天然气供应相关文件、避免双重征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速铁路、核能、旅游、金融、海关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
材料二:中俄天然气管道分布示意图

(1)我国“西气东输”Ⅰ期工程线路:轮南——上海连接了我国               、               两大地形区。
(2)试从农业地域类型、气候类型、植被类型、限制因素等方面比较分析图中A和B区域。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发展限制因素
A
温带大陆气候
 
 
缺水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季风水田农业
 

(3)中国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的原因有                                                 
                ,                                                   。
                                                   。
(4)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除了接受“外援”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
(5)未来北京通过“东线”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对北京有何积极影响。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特点有                         ,
                         。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
(3)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以及农业发展方向                                                   、                               
                                                                   。
(4)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受50年以来的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原因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            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乙说明,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有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
(2)图乙中的输气管道是连接甲、丙两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主管线,该工程对丙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其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___,该生态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___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为何种海底地形:
_____  __  _,②___   _  __,③              ,④_____      ___。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理由是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① ② ③ ④ 中,________处的海底深度最深,世界最深的是____          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