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末考试

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021-08-20    15    1887   

上图反映四个国家2000 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图中②的情况最相符的是

A.印度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和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日本城市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英国和日本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从19 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廉价
B.原料供应充足
C.消费市场扩大
D.技术水平较高

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人地关系更加协调
B.产业升级加快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就业压力增加

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
①休养生息,永续利用②人定胜天,世界主宰③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B、C、D 依次代表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经济数量能提高,环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虑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会平等自由了,生活质量可以适当降低
C.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D.可以按先后顺序、分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人们的行为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地形地势的表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修桥筑路 D.拦泥蓄水

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A.柑橘、梨 B.苹果、大枣 C.芒果、桃 D.桂圆、梨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B.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利用等雨量线指标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实地考察
B.GPS 技术
C.GIS 技术
D.RS 技术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D.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灌溉便利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90 年代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农产品加工工业
C.高耗能工业
D.高技术工业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有毒物质回填塌陷区减少了环境污染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充足的的水源
B.丰富的煤矿
C.丰富的铁矿
D.便利的水陆交通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B.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洪水灾害频发
C.人口密度较大 D.水资源短缺

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光热等条件好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市场前景广阔③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图所示,根据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阶段Ⅱ成果: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发展种植业最为不利区位因素是                       
(2)分析该区域工业特征及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3)分析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要停止对该平原开发而建立自然保护区?
(4)请为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2 条合理化建议。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 年5 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
(2)图中A 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A 地区城镇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4)根据A 地区的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推测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d 两条河流下游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a 河流注入。
(3)甲乙两地都有着丰富的能源,乙地向我国输出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应当是________。
(4)我国与甲图东岸国家正在合建大型工程项目。有关该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铁路运输方式和青藏铁路衔接
B.可以通过坑口电站输电方式和西电东送工程进入晋北工业区
C.可以通过渠道方式和南水北调工程衔接
D.可以通过管道运输方式输送到我国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正大集团:取得“001 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的外资企业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公司以农业起步,形成了由种子改良——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食品销售、进出口贸易等组成的完整现代农牧产业链。1980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正大集团率先进入中国投资,在深圳创办了一个现代化的饲料养鸡场——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现在的正大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经营公司,跻身世界500 强大企业行列。那时刚辟为经济特区的深圳还是一片荒凉的小渔村,有人曾问集团掌舵人谢国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人口仅有2 万的中国南方小镇投资?
材料(二)近几年来,随着浦东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跨国公司看好浦东这块国际资本增值的宝地,争相进驻浦东。到目前为止,已有100 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新区,总投资200多亿美元,兴办200 多个项目,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些跨国公司进入浦东后,调整了区内造船、化工、钢铁、轻工四大产业结构,淘汰了那些“夕阳”产业,增加了通讯、汽车、计算机、机电、电器、仪表、仪器、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纸业、油漆、装潢、贸易、房地产等新工业部门。
(1)80 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一些区位优势吸引外商投资?
(2)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突出的城市化问题?
(3)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较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