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 / 期末考试

河南商丘柘城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2021-08-19    33    2137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现象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葵花朵朵向太阳

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着一条食物链,这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呼吸 B.遗传 C.营养 D.生长

下列有关生物圈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

A.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B.生产者的数量总是最多的
C.分解者能将落叶分解成无机物
D.人类的控制发挥重要作用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下列初中生物学实验中,需要显微镜的是
①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②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③观察叶片表皮上的气孔
④观察种子的结构
⑤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要将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要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它主要存在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A.液泡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人体的血液属于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下列各项所属的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

下列植物的结构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具有的是

A.根 B.茎 C.叶 D.种子

厦门的“市花”三角梅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将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都保证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这两组种子萌发的情况是

A.甲组先萌发
B.乙组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乙组不萌发

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又能阻挡不需要的物质,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能控制细胞吸水和失水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图是植物根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能保持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具有保护作用,细胞排列较松散
D.④处的细胞体积增大,促使根生长

城市绿化常常要移栽树木,下列移栽操作正确的是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C.尽可能保全树木的茎和叶,避免树木过度受伤难以成活
D.给移栽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不能直接插入输导组织

植物传粉所需要的花粉存在于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花托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转运、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C.转运、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能够让农作物充分利用

A.化肥 B.氧气 C.光能 D.二氧化碳

“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使用的溶液是

A.碘液 B.生理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关于卧室不宜摆放植物的原因,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白天只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用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2)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3)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4)用铅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细点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根据“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还必须补充          
镊子、滴管、载玻片、显微镜、刀片、吸水纸、纱布、剪刀、解剖针、清水、碘液
(2)某同学制作临时装片操作不规范,观察到的物像如甲图和乙图。推测甲图可能由于      造成的,乙图可能由于      造成的。

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字母)

(1)图      所示为植物细胞。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      、[B]        和[C]     
(3)用碘液对甲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乙细胞中[D]      溶解着糖类等多种物质。

下图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发育从一个细胞开始,这个细胞就是     
(2)图中甲、乙两个过程,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      增多。
(3)通过细胞生长、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 而形成不同的     

最近,厦门观鸟爱好者在翔安东埭桥水库见到最美水鸟——紫水鸡,它们生活于水库边的芦苇丛中,吃芦苇的嫩茎,也吃芦苇叶上的昆虫、水中的软体动物等。
(1)紫水鸡生活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      生态系统中。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芦苇属于      ;紫水鸡属于     
(3)请写出一条与紫水鸡捕食昆虫有关的食物链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此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4)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能。
(5)为了保护紫水鸡,请说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具体措施:     

下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示意图(未按比例),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甲图[⑤]是      ,[④]的作用是     
(2)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    ]      发育而来;结构C由甲图中[    ]      发育而来。
(3)菜豆幼苗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下图是叶的横切片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叶片主要由表皮、[②]      和叶肉三部分组成。
(2)[   ]气孔是植物散失            循环,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用一些关联词把概念联系起来制成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1)请根据呼吸作用的实质,将水、能量、有机物、二氧化碳填入概念图的正确位置。

         ②         ③        ④
(2)请根据果实的形成过程,写出概念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②         ③        ④

某科研小组研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研究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取三个锥形瓶,分别加入50 mL 草履虫培养液。
②每瓶接种2个草履虫。
③分别置于15 ℃、25 ℃、35 ℃环境下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取样计数草履虫的个数。
⑤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15 ℃、25 ℃、35 ℃环境下草履虫的生长状况。

(1)草履虫的身体由      个细胞构成,能够通过      产生新个体。
(2)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3)本实验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4)分析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可以推断:
① 草履虫在      ℃环境下,生长繁殖速度最快,达到个体数量最高值的时间最短。
② 从第1天到第9天,提高温度能够      草履虫的生长繁殖。
③ 三组实验中,草履虫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后,均逐渐减少并趋于零。原因是培养液中      和氧逐渐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