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期末考试

[四川]2009-201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020-03-18    50    1084   

在高等动、植细胞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同种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I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I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I蛋白、Ⅱ酶、Ⅲ激素

组成细菌的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几种       

A.5,2,8 B.4,2,2 C.5,2,2 D.4,4,8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CO—NH—)的一类物质是                        
A.酶、载体和抗体                     B.胰岛素、抗体和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载体和酶                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   ②中心体   ③纺锤体   ④核糖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列细胞分裂时观察不到纺缍体的是                                 
①细菌细胞 ②根的分生区细胞 ③蛙红细胞 ④蛙的次级精母细胞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 3、C 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 升、升、升、升
B. 降、降、降、降
C. 降、升、升、升
D. 升、升、降、降


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c+d为一个细胞周期       ②在显微镜视野中处于b、d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③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④d段主要完成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⑤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在b段最初时期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 ,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 丙酮酸、CO 2、葡萄糖 B. 丙酮酸、葡萄糖、CO 2
C. CO 2、丙酮酸、葡萄糖 D. 葡萄糖、丙酮酸、CO 2

下列哪组实验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
①观察植物有丝分裂    ②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④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C标记的氨基酸饲喂患糖尿病的狗,发现狗尿中出现含 14C的 葡萄糖,其原因是

A. 通过脱氨基作用后形成的含氮部分合成葡萄糖
B. 通过脱氨基作用后形成的不含氮部分合成葡萄糖
C.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合成葡萄糖
D. 氨基酸在狗体内直接转变成葡萄糖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此DNA复制一次所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的个数是 
A.m-A      B.2(m-A)     C.1/2m-A    D. 1/2(m-A1

从某植物上获得如右图所示豆荚,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豆荚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的
B.形成图示的结果至少需要10粒花粉
C.该植物的子代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图中的③
D.若早期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②,可使②与③一样

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结论是


水稻的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极核、子房壁细胞和胚乳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12、24、24 B.24、24、36 C.12、24、36 D.24、24、24

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一般情况下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个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A. d B. D C. D或d D. D和d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中, 亲代噬菌体把各种性状传递给子代噬菌体是通过

A. 细菌DNA B. 噬菌体DNA
C. 细菌的蛋白质 D. 噬菌体蛋白质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2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已知某转移RNA一端的3个碱基顺序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 GAT B. GAU C. CUA D. CAT

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如下表所示,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H]+O2→H2O+能量           B.mRNA→蛋白质
C.C6Hl2O6→2C2H5OH+2CO2+能量     D.CO2+H2O→(CH2O)+O2

某DNA分子含胸腺嘧啶200个,胞嘧啶450个,该DNA分子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400个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有关右图的描述,正确是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共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的F1代,再将此F1代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 复制DNA所需的酶 B. 转录合成RNA所需的酶
C. 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 D. 逆转录合成DNA所需的酶

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 占25%。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 3:2:3 B. 4:4:1 C. 1:1:0 D. 1:2:1

在四倍体西瓜植株的花朵上,去雄后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发育成的西瓜果皮、胚细胞、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 3、 3、5 B. 4、3、3 C. 4、2、3 D. 4、3、5

位于常 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 1,F 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 1基因型的是

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雌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褐色∶黑色=3∶1 D.雌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曲线所示。则在t 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衰退型 D. 混合型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下表说明有一种必需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分别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混合培养,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生物
必需的生长因子
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菌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

一片森林中,有树木、杂草、昆虫、鸟、鼠等动植物,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生物共同组成

A.食物链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稳态是不会被破坏的
B.城市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
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就越复杂

下列各组生物,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硝化细菌、紫菜、蓝藻 B.木耳、团藻、白菜
C.衣藻、小麦、乳酸菌 D.海带、苹果树、酵母菌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右图所示,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是生产者
B. 戊与己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C.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戊
D. 戊占有四个营养级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右图所示。问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约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约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形成的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图甲所示生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概率为1/8
B.图乙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图丙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图丁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

能正确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的曲线图是

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病的概率是o*m

A.10/19 B.9/19 C.1/19 D.1/2

(9分 每空1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  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2)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大分子异物,该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3)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有[  ] _________、[  ] _________
(4)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
(5)原核细胞与A部分所示细胞相比,其结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叶肉细胞中,结构⑥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同一个细胞内的⑩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膜,写出⑩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每空1分)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是一个神经突触示意图。

(1)编号①是细胞(或轴突)膜,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此处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形成动作电位,使兴奋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
(2)编号②是_________,突触小泡在此处破裂,可释放出__________到突触间隙中。
(3)编号③是______________,上面有各种特异性的____________。
(4)编号④是_________,该结构上分布着与___________有关的酶,为神经冲动的传导提供能量。
(5)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性,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14分 每空2分)下图A~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a~d表示细胞核DNA分子、 染色单体、 染色体、细胞这四种结构或物质中的一种,据图分析:


(1)根据b、c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b、c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____________
(2)C所表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主要在图中的哪一时期完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用字母表示)
(5)右图所示细胞属于上图的_________时期(用字母表示),若形成这一细胞的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1位点A,2位点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至少能产生_____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10分 每空1分)在人体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有12种,除因子Ⅳ是Ca 2+外,其余均为 蛋白质。缺失某种凝血因子,患者就会流血不止,即血友病。A型血友病患者体内缺失凝血因子Ⅷ,C型血友病患者体内缺失凝血因子Ⅺ。现有甲、乙两个家族(系谱图如下),甲家族中只有A型血友病,无C型血友病致病基因,其中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乙家族中只有C型血友病,无A型血友病致病基因。假设控制A型血友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用H、h表示,控制C型血友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用G、g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型血友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性遗传;C型血友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
(2)甲家族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代的_______号个体,乙家族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
(3)甲家族中Ⅱ代6号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她是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
(4)若让甲、乙两个家族的第Ⅲ代婚配,产生第Ⅳ代,则第Ⅳ代中不患血友病的概率为_______,同时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

(9分每空1分)某同学在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时,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请根据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在浸种、催芽时,种子开始主要靠_______吸水,发芽后主要靠_______吸水。经研究分析100 kg的干种子催芽后能得到300 kg发芽的种子,这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和种类与发芽前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种子播在秧田里,用薄膜覆盖,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稻苗生长期间,农民下田除草,喷洒农药,消灭稻苞虫,其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最好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废弃的稻秆可科学利用,例如以稻秆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最终“再生纤维共混膜”会被______________分解。
(5)仲秋季节,收获水稻后,有少数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秆,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设E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5.8×109千焦,
B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1.3×108千焦, D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1.5×108千焦,则C种群同化的总能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焦之间。w_

组成叶绿体和染色体共有的主要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N、Mg                  D.C、H、O、N、P、S、K、C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