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语文 / 中考 / 汇编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一)

2022-05-16    20    376   

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下面关于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由天气切入,写天色渐晚,纷纷扬扬的大雪越下越大。

B.紧接着描绘雪花姿态、色彩,像盛开的梅花像飘飞的柳絮。

C.接下来承上启下,写江上、傍晚下雪的景象美得像画一样。

D.最后由景及人,写江面上渔翁急急忙忙地只披着蓑衣归去。

(2)下面关于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寿阳曲"是小令题目,"江天暮雪"则是曲牌名。

B.元曲属于韵文,其中"暮""舞""絮""处""去"均押韵。

C."乱舞"二字巧妙显现风声、风势,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D.诗人善于绘形、传神,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写出无穷的韵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临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B.京口曾是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C.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D.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

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

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

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赏析诗歌《〈诗经〉二首》,完成下列各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5. 对下列句子中字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

"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

《蒹葭》"所谓伊人""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菩萨蛮

[宋]张元干

三月晦 ,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珠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②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下列词作表达的情感与本词最接近的一首是   

A.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B.

《江城子•密州出猎》

C.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D.

《卜算子•咏梅》

(2)下面是根据本词改编的湖本片段,请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友人:又是一年春去也,又老了一岁喽!(摇头)唉……

词人:老朋友,虽然我们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①   

友人:(悲伤地)看看,看看,你我的胡子都白啦!

词人:②   这些不妨事,阻挡不了我们留住春天的精气神嘛。(高兴地,举杯)来来来!一起来!别让花儿笑话咱们。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道。

B.

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

C.

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阙,毫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道自如。

D.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边奔放。

(2)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中宵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

"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

"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

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 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B.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C.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D.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

(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为什么?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


残梦

陆游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

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按要求答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上阙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2)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请对"天下英雄谁故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   "②"   "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   ,后者④   

(2)《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

[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 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     、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唐代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 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两岸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住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2)情感指导

诗人情感: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 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宋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郎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体给,这里指钱来。③饭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②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③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④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⑤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