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地理 / 中考 / 中考试卷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地理试卷

2025-02-18    12    285   

日晷(guǐ)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烟台的小明对校园中的日晷进行了观测。以下是他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照片。按拍摄时间早晚将照片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

③地球自转原理

④地球公转原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①昼长夜短

②天寒地冻

③作物生长旺盛

④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小明在省外读书,开学季爸爸开车送他去机场。出发前,小明用手机软件查看路况。下图是小明查阅的电子地图截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手机软件推荐的三条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方案一用时最少

B.

方案二路程最短

C.

方案三红绿灯最少

D.

方案三无道路施工


2)经比较小明决定选择方案一,但是该线路有拥堵路段。小明想知道拥堵路段的具体信息,他放大地图,手机地图发生的变化是(

A.

图幅变大

B.

显示范围扩大

C.

比例尺变小

D.

显示内容更详细


3)小明感到电子地图比传统地图有很多优势。以下不是电子地图具备的优势是(

A.

查询更方便

B.

路线规划更精准

C.

路况实时更新

D.

无电状态也能使用

爱好地理的小明从网上查到了一幅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该岛(

A.

位于低纬度地区

B.

气候干旱

C.

地势东高西低

D.

海岸线平直


2)小明发现苏门答腊岛物产丰富。图中( 106°E2°S )附近分布的是(

A.

天然橡胶

B.

油棕

C.

石油

D.

锡矿


3)小明推测苏门答腊岛是地震多发区,图中能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是(

A.

矿产丰富

B.

沼泽广布

C.

火山较多

D.

河流较多


4)小明对该岛地震多发的原因做出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该岛四面环海,地壳活跃

B.

该岛地形起伏大,滑坡泥石流多

C.

该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小明在学习了天气知识后,非常关心天气变化。下面是小明看到的某日中国局部地区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日图中四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

哈尔滨 霾

B.

北京最高气温 12

C.

武汉 阴

D.

广州空气质量最差


2)从图中小明无法直接获取四城市的(

A.

风向风力

B.

气候特点

C.

冷热变化

D.

阴晴状况


3)该日四城市人们的活动与当地天气状况相适应的是(

A.

哈尔滨居民室外晾晒

B.

北京工人高空作业

C.

武汉学生室外研学

D.

广州市民郊外爬山

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尼罗河的河水 80% 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气温整体较高

B.

降水总体看南多北少

C.

地势大致南高北低

D.

光照南部地区更充足


(2)以下对尼罗河水文特征的推测,与事实相吻合的是( )

A.

河口流速最快

B.

4,5月份水量最大

C.

有凌汛现象

D.

水位季节变化大


(3)历史上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

①增加了土壤肥力

②扩大了灌溉面积

③改变了作物熟制

④带动了旅游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

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我国科研人员长期进行雨燕的迁徙规律研究。下图是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北京雨燕此次迁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跨越了寒温热三带

B.

总体飞行方向是向西向南

C.

春天飞离北京,秋季返回北京

D.

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有关


2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与哪种宗教建筑风格一致(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3)我国研究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此项研究中不可取的是(

A.

坚持不懈

B.

加强国际合作

C.

仅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

D.

借助科学技术

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

②日本始终最高

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鼓励生育

B.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

提倡提前退休

D.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河南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交通优势明显。同学们以河南省铁路运输为例,探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分布与发展的因素。读河南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的简称是( )

A.

B.

C.

D.


(2)以下是同学们对河南省铁路线分布格局的描述,与事实相吻合的是( )

①西密东疏,南密北疏

②以郑州为中心,呈环形放射状

③纵横交错,呈网格状

④总体分布相对均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洛阳向南的铁路线向东弯曲,最不可能是为了( )

A.

绕过山地

B.

运输煤炭

C.

连接中部城市

D.

保护耕地


(4)河南省西部山区曾经交通不便,现在已经建成多条穿山而过的高速公路,这主要得益于( )

①政策、资金支持

②科学技术发展

③山区人口增多

④山区森林资源开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统计图(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右图)。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

①欣赏林海雪原

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墙、火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小明一家此次东北之行,来回行程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运

D.

航空

我国东南沿海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到附近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探究问题。

1)同学们发现图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是王村。说出王村规模最大的原因。(说出2点)

2)有同学认为吴村可能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吴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推测该村可能会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说出1种)

3)同学们发现A地种植了橘子、橙子、柚子等果树,发展了农业观光采摘项目。请说出发展该项目的好处。(说出2点)

4)除了农业观光采摘,该区域还可以发展哪些旅游项目。(说出2项)

为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小明以欧洲西部为例探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根据资料完成探究问题。

区域整体探究:

(1)根据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左图中①②③三地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单项选择)

A.

①畜牧业②种植业③林业

B.

①种植业②林业③畜牧业

C.

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林业

D.

①林业②畜牧业③种植业


国家案例探究:具体到某个国家,农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小明以法国为例进一步探究。

(2)小明知道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是他发现,巴黎盆地主要发展的却是种植业。请说出巴黎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说出2点)

(3)小明认为A地以畜牧业为主,不仅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关,还与地形有关。请从地形角度说明A地发展畜牧业的原因。


拓展应用:根据前面的探究方法,小明对新疆的农业分布与发展进行了探究。

(4)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据图推测新疆畜牧业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


2023年9月,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登上热搜。科研人员在盐碱水里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配出适合不同海鲜生长的“人工海水”。经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和政府对盐碱地养殖产业的推动,新疆已成功实现“海鲜陆养”,产品畅销国内外。

(5)根据资料说出新疆发展“海鲜陆养”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说出1条)


感悟提升:

(6)通过探究,小明得出以下结论。结合你的认知,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单项选择)

①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②自然环境对现代农业的影响相对增强

③区域学习时既要关注整体特征,又要关注内部差异

④区域学习时可以将不同区域进行对比研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学们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究。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资料一:鲁尔工业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促进了电力、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辉煌之后,鲁尔区陆续出现各种问题。经过综合整治,如今的鲁尔区已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发动机。

资料二:德国鲁尔区工业分布图

(1)读20世纪50年代初鲁尔区工业分布图,说出鲁尔区煤炭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说出2点)


(2)根据资料一,同学们绘制了下面的认知结构图,有同学对其中三个工业部门在图中的位置有分歧。你认为这三个工业部门的位置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

①钢铁工业②煤炭工业③机械工业

B.

①煤炭工业②机械工业③钢铁工业

C.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煤炭工业

D.

①煤炭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


(3)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如电子工业。据图说出鲁尔区发展电子工业的优势。(说出1点)


迁移应用:

(4)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据图说出山西省支柱工业的变化特点。

(5)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支柱工业发展较快,但仍然以重工业为主。针对这种现状,请你为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出谋划策。(说出2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