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考 / 高考试卷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2025-11-14    19    25   

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带领观众品味湖湘文化。剧名“天宠湖南”折射出中国一种传统观念——将个人乃至家国的成功与“天”的眷顾联系起来。这种观念比较契合(

A.

殷商的“上天鬼神”

B.

老子的“天人合一”

C.

西周的“敬天保民”

D.

荀子的“人定胜天”

西汉初年,齐国贵族田氏一族被押送入关中,成为“汉民”。负责押送的齐国狱史“阑”爱上了田氏女“田南”,想偷偷把她带回齐国,出关时事情败露,被判“从诸侯国来引诱汉民”之罪。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证实汉初(

A.

地方政区多元

B.

等级制度森严

C.

民族矛盾尖锐

D.

法律制度严苛

《魏书》所载北朝人物籍贯:明确的,作者直书其籍贯;声称出自某郡望的,如证实为攀附,作者直书其实际籍贯,如真伪难辨,作者注为“自云”。“自云”并不意味着攀附,只是存疑。这反映了北朝(

A.

政权频繁更迭

B.

基层治理失序

C.

家族不断迁徙

D.

门第观念盛行

唐以前,上巳、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主要与信仰、巫术及鬼神崇拜相关。到唐代,民众踏青郊游、聚会饮宴逐渐成为这些节日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唐代(

A.

民众重视现世生活享受

B.

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

C.

商品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D.

节日的信仰色彩消失

宋代,理学家张载、程颐、朱熹等纷纷提出重建宗族制度的主张;文臣范仲淹建“义庄”,积极强化宗族势力,欧阳修、司马光、苏辙等也在宗族制度上下过功夫。这是因为宋代(

A.

儒学地位动摇

B.

贫富无定势

C.

政治因循保守

D.

崇文而抑武

由上表可推知,当时江南地区(

A.

农村土地利用率降低

B.

女性家庭地位提升

C.

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甲午战后,民间掀起一股投资新式企业的热潮。在汉口,三怡钱庄投资设立了汉丰面粉厂,新泰厚钱庄、怡和利钱庄入股了清华公司的水泥、榨油两工厂。这可用来说明(

A.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B.

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C.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民族资产阶级实力强大

19144月,黄炎培考察皖南冲田村公立高等小学,发现该校教师仍有脑后“累累垂辫”者,学生人数由去年40人减少至20人,去年慕名前来学习算术和体操的私塾生今年也不再来了。据此可推知当时(

A.

崇尚儒学仍是时代潮流

B.

新旧势力斗争激烈

C.

政党政治造成政策摇摆

D.

私塾退出历史舞台

下表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等根据地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数据。据表可推知,减租减息政策(

A.

有利于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B.

增强了抗日根据地经济的韧性

C.

激化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

D.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上海解放后,原本奄奄一息的绿宝金笔厂在政府扶持下,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该厂并入华孚金笔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经理由原绿宝金笔厂老板担任。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家始终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B.

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工厂领导权

C.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D.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995年,湖南省土地承包期续签工作基本完成, 80% 的农户续签了延包合同。同时,出现了拍卖租赁、招标承包等多种使用权转让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始形成。这(

A.

顺应了基层群众自治需要

B.

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

C.

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公元前4~3世纪,“古代埃及第一位史学家”马涅托在其著作中记载了历代法老及其在位时间,并首次用希腊词汇“Dynasteia”来表示“王朝”的概念。这(

A.

表明古埃及王朝更替较为频繁

B.

表明埃及文字来源于希腊字母

C.

可用于探究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D.

可用于说明古代希腊史学的起源

中世纪英格兰税务征缴机制是:国王发布征税令状,各地根据国王令状建立税务陪审团,陪审团评估复核税额,最后征缴税金。普通民众出任税务陪审员,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表明中世纪英格兰(

A.

专制君主权力衰落

B.

地方自治色彩浓厚

C.

王室严格控制地方财政

D.

公民拥有广泛的参政权

16世纪,被称为“中国根”的中药土茯苓传入欧洲后,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结合实践经验撰写了《中国根书简》,说明“中国根”的植物特性、炮制方式和临床应用等。这可用来说明当时欧洲人(

A.

崇尚东方传统文化

B.

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C.

重视探索自然奥秘

D.

批判继承古典文化

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来“(拉美民族国家构建)的障碍并非是在文化上的差异性,恰恰相反,障碍主要是这片大陆上国家间的文化相同性太过明显”。这表明该学者(

A.

强调拉美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B.

认为拉美原住民文化已经消亡

C.

主张加强拉美各国的文化交流

D.

正视殖民遗产造成的现实困境

20世纪50~60年代,加拿大为扩大粮食出口,主动与中国开展粮食贸易。美国试图利用加拿大对美石油供应的依赖加以阻挠。在加拿大政府的坚持下,1961年中加两国达成第一个小麦贸易协定。这(

A.

体现加拿大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B.

表明北美区域经济集团化受阻

C.

证明粮食贸易成为中美博弈重要工具

D.

说明冷战格局下美加合作与对抗并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城防御体系使汉政权获得了战略优势,被视为引发匈奴经济衰败、政治分裂的因素。公元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王朝。此后,北匈奴西迁。受匈奴西迁压力的其他游牧半游牧部族,波涛相逐,先后涌入亚欧大陆农耕世界,改变了亚欧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影响了罗马帝国的兴衰进程。有人据此得出“长城害惨了欧洲”的结论。

——根据林剑鸣《秦汉史》,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空间视角,指出汉长城相较于秦长城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并分析“长城害惨了欧洲”的历史解释的误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1937年,《乒乓世界》发文感慨,“我国的乒乓运动成为世界的乒乓之日,便是我民族发扬之时”。

1953年,中国加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该组织为最早接纳新中国的少数几个国际体育组织之一。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新中国竞技体育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成为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受此影响,全国掀起了“全民乒乓”运动,1959年12月,仅上海一地,就有近30万群众参与。此后,中国乒乓球队又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乒乓强国”地位由此奠定。1971年,“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88年乒乓球成为奥运会项目后,中国队多次夺得甚至包揽该项目的奥运冠军,运动员夺冠后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20世纪90年代,“国球”的说法广泛出现在媒体报道中。1995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创办。此后,高水平的联赛吸引了世界各国著名选手前来参赛。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将乒乓球器材作为礼物赠送给林肯中学。

——改编自李根、高嵘《国家认同与集体记忆:“国球”乒乓的塑造过程及象征意义》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球”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法国巴黎贵妇人常在客厅招待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时事政治等话题,是为沙龙。沙龙是当时社会中上层重要的社交方式。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曾在沙龙中朗诵其作品,表达对旧制度的批判。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沙龙成为政治派别的集合地,如女政治家罗兰夫人举办的沙龙就成为讨论时政、商定国策的重要场所。

——改编自萧琦《沙龙与法国大革命》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地方性科学社团兴起,在应用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在伯明翰,一些科学家、实业家和工程师组织了一个名为“月光社”的社团,定期在成员家中集会并开展研究。下表为月光社部分成员的相关信息。

——改编自李斌《月光社的历史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法国沙龙和英国科学社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世纪前后法英两国社会发展态势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