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
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 B.上弦月 | C.满月 | D.下弦月 |
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 B.满月 | C.蛾眉月 | D.下弦月 |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A.近日点、朔、大潮 |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
C.远日点、望、大潮 | D.近日点、满月、大潮 |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
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 | B.直接绕地球公转 |
C.日、月距离变化大 | D.月表物质比热小 |
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图5—1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①④②③ | D.③①④② |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
A.晨线上 | B.昏线上 | C.晨昏线 |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
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 B.适逢满月 |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
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D.四次 |
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
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
C.朔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
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
读图5—4,回答:
图5—4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其原因为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 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 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