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 |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B. |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
C. |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 D. | 内蒙古大草原 |
2.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 B. | 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
C. | 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 D. | 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 | 地壳上升 | B. | 水源减少 | C. | 气候变干 | D. | 物质沉积 |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 | 整体性 | B. | 差异性 | C. | 稳定性 | D. | 脆弱性 |
雪线为山地永久积雪区的下界。下列选项与雪线高度无关的是()
A. | 纬度高低 | B. | 降水量多少 |
C. | 植被覆盖程度 | D. | 气温高低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3道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B. | 热带草原 |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 | 热带雨林 |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 | 天山天池湖滨 | B. |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
C. | 桂林漓江沿岸 | D. | 武夷山九曲溪边 |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②④ | D. | ①③ |
2.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 | 防止洪水泛滥 | B. | 扩大湿地面积 | C. | 开发旅游景点 | D. | 提供优质水源 |
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完成问题。
1.在该水源地内()
A. |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 B. |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
C. |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 D. |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
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 保护高山灌丛 | B. | 防止水土流失 |
C. |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 D. | 扩大梯田面积 |
3.该水源地位于()
A. | 长江三峡谷地 | B. | 青藏高原 | C. | 汉江谷地 | D. | 江南丘陵 |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 湖滩面积大,水浅 | B. |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 | 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 | D. |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B. |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 |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D. |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 B. | 围湖造田 |
C. |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 D. |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