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中考试

[天津]天津市南开区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20-03-18    29    234   

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

读“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

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33‰ B.43‰ C.25‰ D.15‰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

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丙、乙、丁

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北欧 B.非洲 C.东南亚 D.南美洲

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
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过渡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B.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
C.“高高低”模式和“三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 低 ③经济落后,较为原始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读图回答。
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

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下列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天津的韩明同学随父母去加拿大定居
B.三峡库区部分移民被安置到浙江农村
C.外地大学生在滨海新区安家工作
D.英国足球运动员到南非参加世界杯比赛

不少中老年的东北人到海南买房定居,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 B.生态环境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回答。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②环境承载力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③对于封闭的区域而言,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 ④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B.地区经济越发达,其合理人口容量就越小
C.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劣与其合理人口容量无关
D.合理人口容量是指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估算方法最为广泛的是

A.依据土地面积测算 B.依据工业生产测算
C.依据淡水资源测算 D.依据粮食生产测算

城市空间结构的各功能区中:早晚人口流动较大、昼夜人口差异最大的功能区是

A.郊区 B.住宅区 C.行政中心区 D.中心商务区

城市中的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为了寻求便利的交通条件 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

如果要在该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 B.b地 C.c地 D.d地

对该城市空间结构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a地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读“某城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总体下降
B.郊区交通通达度有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在逐渐缩小

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水产养殖场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产业区

读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范围图,回答。

图示区域中的九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右图显示,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 的标志是

A.城市化发展速度
B.城市化起始时间
C.城市人口比重
D.城市的数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表现在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逐渐变缓
C.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早
D.发展中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世界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缓慢 ②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特大城市迅猛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我国南方不少城市街道的大理石景观雕塑受侵蚀严重,原因主要是

A.未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 B.多次发生沙尘天气
C.台风登陆强风破坏 D.城市气温越来越高

对我国城市水质的调查显示

A.城市地下水安全可靠,未受污染 B.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C.我国大部分江河水质优良 D.城市河段多数适宜作饮用水源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却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仅就“辣”而言,就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据此回答。
由材料可分析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绝对不会相同
C.某地区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川、湘、黔三省区喜食辣椒的习俗,主要与当地的(  )特点有关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水文

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杏花、春雨、江南,南曲如抽丝;骏马、秋风、冀北,北曲如抡枪
B.居民住宅为保证冬季采光,建筑物间距由北向南逐渐扩大
C.北方语言,支系繁多,比较复杂;南方语言,支系很少,比较单一
D.北方多砖瓦竹木建筑,通风散热;南方砖坯垒墙,防寒保暖

“采茶舞”最有可能是(  )地区的代表性舞蹈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则少见围墙,这体现了

A.中国历史发展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内敛、封闭;西方文化外向、开放
C.中、美政府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治安比中国好,无需围墙

人口的流动和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发展战略。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

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和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和                 地区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伴随天津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滨海新区应成为人口             的地区。
(3)多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双选)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乡村 D.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读“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最高峰位于        处(用字母表示),原因是                  
                                                                   
(2)图中地租次高峰是        处(用字母表示),原因是                  
                                                                   
3)图中A、D、F、G四处按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            ;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     
                 ;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代表住宅用地的是
               。  
(5)我市中心城区地租最高的是              (行政)区。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虚线表示的是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迅速增加的拐点出现在1980年附近,而此时发达国家却已经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该过程为              
            现象。
(3)天津市中心城区现今仍保留有郑庄子、盐坨村、小王庄等原农村的地名,这些地名体现出的城市化基本内涵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