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月考试卷

[河南]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0-03-18    28    1288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

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调查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江南水乡”代表南方许多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充沛 B.地形破碎 C.水网密布 D.土壤贫瘠

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 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 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 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
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
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
D长江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

下列哪一个气候材料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

“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读下图,回答1-6题。

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左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针对左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右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左图所示区域比右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右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国家测绘局对大峡谷进行实地测量,测得大峡谷的极值深度为6009米,长度为504.6千米。科考人员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列灾害可以用遥感技术监测的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
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读法国水系示意图及法国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系图,判断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罗讷河从源头到河口,共建有19级水坝,除了上游一座于二战后建的大坝是80米高之外,其余18座都为低坝,没有一个因修水坝而出现移民。你认为修建低坝有哪些好处?
(3)描述图乙中葡萄种植园景观的分布。
(4)分析影响图乙中作物分布的相同和不同条件。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读某局部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山脉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湖泊,属于内流湖的是________,湖水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
(3)图示山脉南北两侧中降水较多的是哪一侧?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4)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
(5)②处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6)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开垦③地区为大型农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________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4)在2010年3月和2010 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_______
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