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中考试

[河南]2010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2020-03-18    28    1816   

下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S表示太阳,a表示卫星,b表示行星,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此图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B.图中b一定是地球
C.此时一定会产生日食现象  D.图中a可能是彗星

若b是地球,则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     )
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发电 
③其能量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密切相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

A.7年 B.9年 C.11年 D.13年

下列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

A.武汉 B.拉萨 C.乌鲁木齐 D.重庆

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C.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 D.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太阳大气的光球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相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相同
B.同一经线上各地看日出的时间相同
C.同一经线上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均为一年中最大值
D.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不同

读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特征是( )

A.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B.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C.除两极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D.南北两极点速度为零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  )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

此日杭州的昼长为                                          (  )

A.一年中最短 B.12小时 C.一年中最长 D.无法判断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  )

A.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

从今天(11月份)开始,下列有关郑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B.昼长越来越短
C.自转线速度越来越大 D.昼长大于12小时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郑州               B.新加坡       C.广州             D.哈尔滨

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

A.与 M岸相连
B.与M、N两岸相连而消失
C.与N岸相连
D.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各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当地球运行到D附近时叙述错误的
A 北京昼短夜长              B 黄河河水结冰   
C 长江易发洪水              D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缩小
C.温带范围缩小 D.寒带范围缩小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向东越过了180º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1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C.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D.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     

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沉积岩的重要特征是         (   )
A.常含有化石、层理构造            B.具有纹理结构
C.由岩浆生成              C.岩体发生变质

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③类岩石
B.石油和天然气多储藏在④类岩石之中
C.②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
D.c过程可以表示火山喷发现象

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1—4题:(每空1分,共8分)

(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
A      B      C       
(2)b1和b2间是        层,这里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          
(4)A层的上部为                 层,下部为           层。

读某一时刻的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6分)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图中相应位置处画一组平行的太阳光线;
(3) 在图中相应的节气为:———,判断的依据是——.
(4)图中A点的时间为________; B点的时间为________;
(5)图中所示的是晨昏圈中的___ (晨或昏)线;图示时刻ABCD中正在日出的点是___ _;图中ABCD中日出最早的点是___  _;
(6)图中ABCD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点是_______;
(7)图中B点处有一物体沿经线在南半球、向正北方向做水平运动,若只考虑地球自转的原因,运动物体将要向_______(东或西)偏。
(8)这一天后周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变小)       ,昼长将(变长、变短)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每空1分,共6分)
属于冷凝作用的是----------;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